文/罗华昌中医 引言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乳腺癌属于 “乳岩” 等范畴。中医认为,乳腺癌的发生多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冲任失调等因素相关。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灼津为痰,痰瘀互结于乳络,可发为乳岩;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失健运,痰湿内生,也为乳岩的形成埋下隐患;冲任失调,肝肾亏虚,气血失和,更易导致乳络的病变。 中医治疗乳腺癌,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综合信息,进行个体化的治疗。以下我将介绍 12 首中医治疗乳腺癌的特效方剂,涵盖早期、中晚期以及不同症状表现和转移情况的治疗,希望能为中医同仁在临床实践中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早期乳腺癌方剂疏肝消结汤- 组成
柴胡 10g、香附 10g、郁金 10g、浙贝母 10g、夏枯草 15g、猫爪草 15g、当归 10g、白芍 10g、茯苓 15g、白术 10g、甘草 6g、丝瓜络 10g、僵蚕 10g。- 功效
- 适用症型适用于肝郁痰凝型早期乳腺癌,症见乳房肿块,质地较硬,边界欠清,伴有胸胁胀满,情志抑郁,善太息,舌苔薄白,脉弦滑。
- 应用若患者乳房胀痛明显,可加青皮 10g、橘叶 10g 以增强疏肝理气止痛之功;若肿块较硬,可加三棱 10g、莪术 10g 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若脾虚明显,出现食欲不振、便溏等症状,可加大白术、茯苓用量,并加党参 15g 以健脾益气;若痰凝较重,可加全蝎 6g 加强化痰通络之力。
益气化瘀消岩方- 组成黄芪 30g、党参 15g、白术 10g、茯苓 15g、当归 10g、川芎 10g、赤芍 10g、丹参 15g、莪术 10g、山慈菇 10g、半枝莲 15g、白花蛇舌草 15g、甘草 6g、丝瓜络 10g、水蛭 6g。
- 功效
- 适用症型:适用于气虚血瘀型早期乳腺癌,症见乳房肿块,隐痛,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萎黄或晦暗,舌质淡紫,边有瘀斑,脉细涩。
- 应用若患者气虚严重,可加人参 10g(另煎兑服)以大补元气;若血瘀明显,疼痛较剧,可加乳香 10g、没药 10g 以增强活血化瘀、止痛之效;若伴有潮热盗汗等阴虚症状,可加生地 15g、知母 10g 以滋阴清热;若兼见肝郁气滞,可加郁金 10g 以疏肝理气。
中晚期乳腺癌方剂扶正解毒消癌汤- 组成:
生黄芪 30g、太子参 15g、白术 10g、茯苓 15g、熟地 15g、山茱萸 10g、枸杞子 15g、女贞子 15g、白花蛇舌草 30g、半枝莲 30g、龙葵 15g、莪术 10g、三棱 10g、炙甘草 6g、丝瓜络 10g、蜈蚣 2 条。- 功效
- 适用症型适用于正虚毒盛型中晚期乳腺癌,症见乳房肿块较大,破溃或未破溃,形体消瘦,神疲乏力,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弱。
- 应用若患者阴虚明显,出现口干咽燥、五心烦热等症状,可加沙参 15g、麦冬 15g、石斛 15g 以滋阴润燥;若阳虚症状突出,如畏寒肢冷、便溏等,可加仙灵脾 15g、巴戟天 10g 以温补肾阳;若食欲不振,可加鸡内金 10g、焦三仙各 15g 以消食开胃;若肿块难消,可加土鳖虫 6g 加强破血逐瘀之力。
化痰软坚祛岩汤- 组成法半夏 10g、陈皮 10g、茯苓 15g、胆南星 10g、浙贝母 15g、瓜蒌皮 15g、生牡蛎 30g(先煎)、鳖甲 15g(先煎)、山慈菇 10g、夏枯草 15g、猫爪草 15g、丹参 15g、赤芍 10g、甘草 6g、丝瓜络 10g、郁金 10g、僵蚕 10g。
- 功效
- 适用症型适用于痰瘀互结型中晚期乳腺癌,症见乳房肿块坚硬如石,推之不移,局部皮肤青紫或有瘀斑,胸闷痰多,舌紫暗,苔腻,脉弦滑或涩。
- 应用若患者痰热较重,出现发热、口渴、舌红苔黄腻等症状,可加黄芩 10g、知母 10g、蒲公英 15g 以清热化痰解毒;若血瘀严重,可加水蛭 6g、土鳖虫 6g 以破血逐瘀;若兼见气滞,出现胸胁胀满、乳房胀痛等症状,可加青皮 10g、香附 10g 以疏肝理气;若痰核坚硬难消,可加全蝎 6g 增强化痰通络软坚之效。
乳腺癌溃烂期方剂生肌敛疮消岩膏(外用)- 组成血竭 10g、乳香 10g、没药 10g、儿茶 10g、炉甘石 30g、珍珠粉 5g、象皮 10g、冰片 3g、黄连 10g、黄柏 10g、黄芩 10g、丝瓜络 10g、蜈蚣 2 条(研末)。
- 功效
- 适用症型适用于乳腺癌溃烂期,局部疮面溃烂,渗液较多,伴有疼痛,气味恶臭,舌红,苔黄腻,脉数。
- 应用若疮面腐肉较多,可适当增加黄连、黄柏、黄芩的用量以增强清热解毒之力;若渗液清稀,属气血亏虚者,可加黄芪 30g、当归 10g 以益气养血生肌;若疼痛剧烈,可加延胡索 15g、白芷 10g 以活血止痛;若疮面难愈,可加僵蚕 10g(研末)增强通络生肌之效。使用时将药膏均匀涂抹于纱布上,敷于疮面,每日换药 1 次。
扶正托毒愈溃汤(内服)- 组成黄芪 30g、党参 15g、白术 10g、茯苓 15g、当归 10g、白芍 10g、熟地 15g、金银花 15g、连翘 15g、蒲公英 15g、紫花地丁 15g、甘草 6g、丝瓜络 10g、郁金 10g、全蝎 6g。
- 功效
- 适用症型适用于乳腺癌溃烂期,正虚毒恋,症见疮面久不愈合,肉芽色淡,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 应用若患者阴虚明显,可加生地 15g、麦冬 10g 以滋阴养血;若疮面红肿热痛较甚,可加败酱草 15g、马齿苋 15g 以加强清热解毒之力;若食欲不振,可加砂仁 6g(后下)、白蔻仁 6g(后下)以醒脾开胃;若气血瘀滞明显,可加丹参 15g 增强活血化瘀之效。
乳腺癌转移相关方剂润肺抗癌止咳方(转移至肺)- 组成沙参 15g、麦冬 15g、百合 15g、川贝母 10g、杏仁 10g、鱼腥草 30g、金荞麦 30g、半枝莲 30g、白花蛇舌草 30g、桑白皮 15g、地骨皮 15g、甘草 6g、丝瓜络 10g、郁金 10g、僵蚕 10g。
- 功效
- 适用症型适用于乳腺癌肺转移,症见咳嗽,咯痰,或痰中带血,胸痛,气短,口干咽燥,舌红,苔薄黄,脉细数。
- 应用若咳嗽剧烈,可加款冬花 10g、紫菀 10g 以止咳化痰;若咯血较多,可加仙鹤草 30g、白及 10g、三七粉 3g(冲服)以止血;若气短明显,可加蛤蚧 1 对(研末冲服)、冬虫夏草 6g 以补肺纳气;若肺热较盛,可加黄芩 10g 增强清肺热之功。
柔肝软坚消积方(转移至肝)- 组成生地 15g、白芍 15g、当归 10g、川芎 10g、鳖甲 15g(先煎)、龟板 15g(先煎)、生牡蛎 30g(先煎)、三棱 10g、莪术 10g、丹参 15g、郁金 10g、半枝莲 30g、白花蛇舌草 30g、甘草 6g、丝瓜络 10g、水蛭 6g、蜈蚣 2 条。
- 功效
- 适用症型适用于乳腺癌肝转移,症见胁肋部胀痛或刺痛,肝脏肿大,质地坚硬,面色晦暗,口干口苦,舌质紫暗,有瘀斑,脉弦涩。
- 应用若胁痛较甚,可加延胡索 15g、川楝子 10g 以理气活血止痛;若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可加垂盆草 30g、茵陈 15g 以清热利湿退黄;若出现腹水,可加泽泻 15g、猪苓 15g、大腹皮 15g 以利水消肿;若肝血瘀滞严重,可加土鳖虫 6g 增强破血逐瘀之力。
健脾和胃抗癌方(转移至胃)- 组成党参 15g、白术 10g、茯苓 15g、甘草 6g、陈皮 10g、半夏 10g、砂仁 6g(后下)、白蔻仁 6g(后下)、鸡内金 10g、焦三仙各 15g、半枝莲 30g、白花蛇舌草 30g、藤梨根 30g、丝瓜络 10g、郁金 10g、干蟾蜍 3g 。
- 功效
- 适用症型适用于乳腺癌胃转移,症见胃脘部胀满疼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嗳气反酸,大便溏薄或干结,舌淡,苔白腻,脉细弱或滑。
- 应用若呕吐严重,可加旋覆花 10g(包煎)、代赭石 30g(先煎)以降逆止呕;若胃脘疼痛较甚,可加延胡索 15g、高良姜 10g 以理气止痛;若大便干结,可加火麻仁 15g、郁李仁 15g 以润肠通便;若脾胃虚寒明显,可加干姜 6g 增强温中散寒之力。
醒脑通络抗癌方(转移至脑)- 组成天麻 10g、钩藤 15g(后下)、石决明 30g(先煎)、白蒺藜 15g、僵蚕 10g、全蝎 6g、蜈蚣 2 条、丹参 15g、川芎 10g、赤芍 10g、半枝莲 30g、白花蛇舌草 30g、夏枯草 15g、生地黄 15g、玄参 15g、丝瓜络 10g、郁金 10g。
- 功效
- 适用症型适用于乳腺癌脑转移,症见头痛头晕,视力模糊,呕吐,肢体活动不利,抽搐,言语不利,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 应用若头痛剧烈,可加细辛 3g、白芷 10g 以增强止痛效果;若抽搐频繁,可加羚羊角粉 1g(冲服)、珍珠母 30g(先煎)以平肝息风;若神昏谵语,可加安宫牛黄丸 1 丸(冲服)以清热开窍;若痰浊蒙蔽清窍,可加胆南星 10g 增强化痰开窍之力。
软坚散结消淋方(转移至淋巴)- 组成玄参 15g、牡蛎 30g(先煎)、浙贝母 15g、夏枯草 15g、猫爪草 15g、山慈菇 10g、三棱 10g、莪术 10g、丹参 15g、赤芍 10g、半枝莲 30g、白花蛇舌草 30g、甘草 6g、丝瓜络 10g、郁金 10g、全蝎 6g、水蛭 6g。
- 功效
- 适用症型适用于乳腺癌淋巴转移,症见体表或深部淋巴结肿大,质地坚硬,推之不移,或伴有疼痛,舌红,苔薄黄,脉弦滑或涩。
- 应用若淋巴结肿大明显,可加海藻 15g、昆布 15g 以增强软坚散结之力;若疼痛较甚,可加乳香 10g、没药 10g 以活血止痛;若伴有低热、盗汗等阴虚症状,可加地骨皮 15g、银柴胡 10g 以清虚热;若痰瘀互结较重,可加僵蚕 10g 增强化痰通络、软坚散结之效。
结尾乳腺癌作为一种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其治疗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中医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整体调理和辨证论治,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然而,需要强调的是,乳腺癌的治疗绝不能仅凭一方一药,患者必须寻求专业医生的面诊和辨证论治。每个患者的病情和体质都存在差异,即使症状相似,也可能有不同的证型,因此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希望本文介绍的 12 首方剂能为中医同仁在临床实践中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思路,促进中医在乳腺癌治疗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交流。同时,也希望广大患者能够重视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积极配合医生,共同战胜疾病。以上方剂仅供参考,临床应用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运用,且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以上文章仅供参考,中医方剂的使用需专业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在实际应用中应谨慎对待。 身体不适不知咋辩证?公众号留言,我为你专业分析 亲爱的各位网友,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本公众号的关注。 在交流中,我发现不少朋友面对身体小状况时,不知如何应对,也不了解自身中医辩证类型,存在健康困惑。 现向大家说明:欢迎在留言区留下健康问题,我会依据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为大家做辩证分析。 但因网络交流限制,无法面对面详细诊断,所以我只能提供辩证思路,不能给出具体用药指导,望理解。 我会每天挑选并回答 几个网友的辩证问题,认真对待每一条留言并详细回复,希望能帮大家了解身体,树立正确健康观念。 本文内容原创,如有转载请标明 “转自中医罗华昌公众号”。未经授权,严禁私自转载或使用,侵权必究。 最后,希望朋友们再关注《杏仁弦道》及《华康中医馆》两个公众号,里面的内容同样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