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工科视角理解 · 全球货币体系演进史

 莫为天下先 2025-05-06
图片

19世纪前

商品货币:以贵金属(金银铜)为价值基础,如罗马银币,中国铜钱

区域性体系:各文明圈独立运行(丝绸之路银锭贸易、欧洲金本位萌芽)

前美元时代

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货币体系,英国通过工业革命成为了世界工厂,用大机器生产出了非常多的商品,同时海军力量全球最强,拥有非常多的殖民地。它需要在各个殖民地倾销这些生产出来的商品,来赚取利益。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各个殖民地国家制造的货币质量参差不齐,怎么规定收取多少殖民地国家的货币呢?于是金本位就诞生了,拿黄金铸造金币。一个英镑里黄金重量是0.5克。1816年英国通过了金本位制度法案。

各国的货币的储备是黄金,国际结算也是使用黄金。

直至19世纪,世界通行的大都是金本位或银本位制度(英国主要是金本位,中国主要是银本位,其他国家主要是金银复本位),但慢慢的,英镑凭借英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广阔的殖民地网络,成为当时事实上的国际储备货币。第一次世界大战打破了这一格局,各国纷纷放弃金本位,英镑也被抛弃,国际货币体系陷入混乱。

金本位制度为什么在二战之后崩溃呢?

第二次世界大战,无论是亚洲市场还是欧洲市场,各个国家都需要用钱(也就是用黄金来买武器装备)。当时找美国买武器装备,美国坐山观虎斗,源源不断卖武器,那么金币就源源不断地流入到美国。战争结束后,除了美国,其他国家都穷。

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4年7月,英美法苏中等44个同盟国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签署了一个全球的金融协议。 协议内容:

  • (1)美元和黄金固定挂钩(1盎司黄金=35美元),其他国家货币再与美元固定挂钩。 其他国家想要获得黄金,需要将本国货币兑换成美元,才能得到。
  • (2)美元是二战后全球央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法定货币。美国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英法德日等国家发放美元贷款。各国央行在得到美元后,再发行对应数量的本国货币,以恢复战后经济
  • (3)战后全球贸易结算的官方指定货币是美元

其当初的目标:建立一个以美元为绝对核心的全球金融霸权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在二战后一度运行良好。由于美元和黄金固定挂钩各国货币在与美元固定挂钩谁都不能随意超发。因此在1945到1970年间它给西方世界带来了长达二十五年的稳定繁荣。一边是经济高速增长德国和日本的 gdp 年均增长均超过了百分之十;另一边是物价却惊人的稳定,西欧国家通货膨胀指数大部分不超过百分之二。经济高速增长物价却神迹稳定怎么看布雷顿森林体系都是一个非常完美的方案。

机构支持:IMF监督汇率,各国贸易情况,提供一些短期贷款;世界银行提供重建贷款

产生特里芬难题

背景:二战结束后经济迅速恢复,德国生产大量产品卖给美国,英国生产纺织品卖给美国;于此同时美国卷入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烧了很多钱;日本卖给美国很多彩电之类产品。

美元是一个主权货币,但充当了超主权属性的全球货币过程中存在着两个难题和悖论。

  • 第一个悖论:全球各国既想要美元币值稳定,又想要储备更多的美元,这两个要求是相互冲突、矛盾、且不可调和的。因为全球各过赚到的美元,是对美贸易逆差赚来的。这意味着全球各国储备的美元。(美元:本质上是美国对外打的白条,欠的债务。因此各国存储美元越多,美国对外的债务也就越高。其主权货币必然面临贬值的高风险,美元币值就不可能长期保持稳定)
  • 第二个悖论:美元既要履行与黄金固定挂钩的全球货币责任。没有新增黄金,不得超发。于此同时还要履行刺激国内经济超发美元的国内主权货币责任。这两个责任是相互冲突的。美元作为全球货币,与黄金固定挂钩是它最大的信用承诺。全球各国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拿着美元,随时兑换到足额的黄金,但美元作为'美利坚合众国'的主权货币。又长长为了刺激经济或者应付战争开支,超发严重。导致按照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的黄金美元兑换比例,每盎司黄金35美元。美国的黄金储备根本不够。

这种由于两大悖论导致的美元黄金都不能自由兑换的难题。

牙买加体系

浮动利率合法化:IMF《牙买加协定》承认各国自主选择汇率制度 多元化储备:美元、欧元、日元等并存,黄金非货币化 特点:

  • 美元事实霸权:石油美元循环(1974年沙特协议)、大宗商品美元定价
  • 频繁危机:拉美债务危机(1980s)、亚洲金融危机(1997)、全球金融危机(200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