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活动:与孩子们共探五一作业完成的卡点

 胡艳杰 2025-05-06 发布于河南

高中双休之后,孩子做作业拖延的问题令人头大,家长和老师也很苦恼,因为训斥、罚抄、扣量化分等惩罚方式不大管用。今天上午参加了青少年成长读书会提到了孩子拖延的问题,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下午上语文课,我先抛出三个问题,让学生在小组讨论:

1.回到家后,你们有想要休息、放松的需要,也有想与亲戚朋友连结的需要,还有学习、成长的需要,有这么多需要,你们是如何排序的?

2.面对假期作业,你的困难是什么?又是如何克服的?

3.分享自己做得好的地方,和做得不好的地方。

小组讨论之后,我让几个学生分享一下。在学生发言之前,我先告知他们,我不会去评判谁对谁错,只是想了解一下真实情况,也想跟他们一起探讨问题,以更好地支持他们成长。

有的孩子说,五一假期,前三天玩,后两天写作业,边写作业边看电视剧,或是边听音乐,这样心情不烦躁;有的孩子说,前四天玩,最后一天作业写到深夜;还有的孩子说,上午玩,下午写作业。

然后,我跟孩子们一起探讨了五一假期作业拖延的原因:不想写,不感兴趣,认为作业太多,想休息放松。

感谢孩子们对我的信任,让我看到大家真实的一面。是的,休息、放松是人类共同的需要。换位思考,回想自己放假回到家后,也会看会儿手机,或是看看电影,补补觉,补充体力。觉得自己身体得到了充分的休息之后,才会想起打扫屋子,收拾房间,或是陪伴孩子出去公园走走。

毋庸置疑,照顾好自己永远放在第一位。在恢复体力之后,我会抽出时间参加一些线上学习,继续“充电”。

接着,用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了5个问题

1. 如果用1-10分评价你目前完成假期作业的主动性,你会打几分?是什么让你给出这个分数?

2. 回顾过去的假期,哪些做法让你高效完成了任务?哪些做法导致拖延?

3. 如果这个假期结束后你对自己非常满意,你觉得那时的你与现在最大的不同会是什么?

4.如果想要突破自己,接下来会怎样做?想要获得什么样的资源或支持?是劳逸的“天平”失衡,偏向了放松的一面?还是作业真的太多,需要进一步跟老师沟通作业量?还是在写作业时需要父母支持、监督?

5.如何看待周内和周末学习状态与一年后的高考目标之间的关系?

我看到阻碍孩子完成作业最大的阻碍就是手机使用的问题,也看到孩子们对自己的自责、矛盾的心理,当然也看到孩子们自然而然生发出的一些策略。

突然间,觉得孩子们挺不容易的。在“双休”之前,孩子们的学习一直都是被安排好的,现在把时间交换给了孩子,他们不会自主安排。自我认知、目标设定、时间管理、计划制定、克服困难、反思调整,这些都摆在孩子们面前的成长课题。

无论如何,孩子们只有先看见自己,有觉察意识,那么,成长才可能真实发生。我想到一句话: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