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材分析的四个维度:结构、内容、期望、语言

 caimin133 2025-05-07 发布于福建

教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材就是一切”的教学观念并不少见。这是是课堂中最常见的教学媒介之一,它既承载了课程标准,也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实际使用,成为“潜在的实施课程”(potentially implemented curriculum)影响教学实践与学习成果。

随着教育改革和教学方法的变化,教材的内容与结构可能滞后于课程意图,甚至成为阻碍改革的因素。因此,通过系统的教材分析,可以识别教材中潜在的积极或消极特征,从而支持教材改进与课程实施

图片

O’Keeffe 基于已有研究,整合并扩展了几大经典模型,形成自己的教材分析框架——A Framework for Textbook Analysis

1999年国际数学和科学教育研究协会(TIMSS)为比较各国教育系统而设计的分析框架。该框架包含三个元素:学科内容、表现期望和观点或背景。TIMSS 为应对课程演变而制定的模型,适用于分析课程或促进预期、实际或达成课程的任何课程部分,包括教科书等教学材料,为教材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图片

作者基于 TIMSS 框架,结合自己的研究对数学教科书分析框架进行了调整和细化。介绍了框架的三个维度:结构、内容和期望,并详细阐述了每个维度的分析内容。例如,在结构分析方面,考虑了文本元素的衔接和连接等;在内容分析方面,关注了激励因素、理解提示、技术辅助和哲学立场等;在期望分析方面,探讨了教科书中蕴含的期望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图片

O’Keeffe 最终提出的教材分析框架包含四个核心要素,每个要素下设若干子维度,具体如下。

1.结构分析(Structure Analysis)

  • 文本内部结构:关注连贯手段(reference、substitution、ellipsis、conjunction、lexical cohesion)及其在章节与段落间的组织方式。

  • 物理版式:考察版面布局(区域与框架)、图文元素、色彩使用、信息层次、模块分隔与统一等对读者关注度与导航性的影响。

2.内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

  • 动机因素:历史注释、人物传记、职业信息、应用案例、图片等激发兴趣的要素

  • 理解线索:通过色彩与图形辅助理解的设计,如示意图、流程图、突出标记等

  • 技术辅助:与计算器、计算机等工具相关的使用与教学指导

  • 哲学立场:教材所传递的教学观与价值取向,如技能导向还是探究导向

3.期望分析(Expectation Analysis)

  • 绩效期望:教材对学生知识掌握与技能应用的隐性或显性要求,包括练习类型、难度层级、开放性问题占比等

  • 学习导向:教材在重复练习 vs. 问题解决、技能应用 vs. 理论理解等方面的倾向,以及对学生使用怎样的思维策略的引导

4.语言分析(Language Analysis)

  • 词汇与符号:区分普通词汇、数学术语、专门词汇、缩写与符号等,并评估其定义与重现频率

  • 句法复杂度:句长、从句结构、倒装、双重否定等对可读性的影响,结合可读性公式(如 Flesch Reading Ease、Flesch–Kincaid)讨论其适用性与局限性

  • 功能语法:借鉴 Halliday 的 ideational、interpersonal、textual 三大功能,分析教材语言如何构建数学概念、调动读者参与以及组织叙述

教材不仅传递知识内容,更在无形中塑造教学实践与学习策略,其分析框架可为教育改革与教材编写提供系统指导。该框架可用于评估现有教材、指导新版教材开发,并为教育决策者、编写者与研究者提供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分析工具。 

值得一提的是,该研究是对1999年教材分析框架的扩展和完善,当前很多教材分析研究采用文本分析策略(Text Analysis),用计算机将文本编码,通过统计方法分析和比较教材。然而看了这个教材分析框架,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统计分析策略并不能全面分析教材。

除非有一种支持多模态分析的AI(当前AI可能对图片或文字做出单独的分析,但是对于整本教材的结构、内容、期望、语言完整分析,要么做不到人类这么好,要么做得好但是算力+电力成本远高于人工,毕竟这个工作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有些工作即使AI能做出来,也未必比人做来得高效


当前,我在「教育学人 AIED 知识社区」已经更新了 200 多篇内容,包括近百篇前沿论文解读和《AI 时代的教育》、《学记》两本书的专栏解读文章。接来下,除了日常更新外,我会以专栏文章的形式讲解《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这本书,相关中英文资料已经放在知识星球。这一次,和你一起重读布卢姆,掌握“分类学”
在快速迭代的AI时代,我们需要一个兼具前沿性与可靠性、能够定期更新教学技能与理念的专业发展平台。「教育学人AIED」要做一个云端“实验场”:围绕教师专业发展(TPD)核心目标,帮助教育者们在社区中跨学科对话、实践研讨与经验共创,实现线上“深度共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