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高热:透邪解郁,和解退热(1例)

 李俊玺书画 2025-05-07

透邪解郁,和解退热

      北京中医药大学刘弼臣教授行医60余载,擅治儿科疑难杂病,临证时常灵活运用四逆散治疗多种疾病,取得很好疗效。

      蔡某,男,1岁,2001年5月初诊。高热2天,体温39.4℃,持续不退,发热时手足冰凉,便秘,咽红,舌尖红、苔黄略腻。患儿曾有高热惊厥史。治以透邪解郁,疏风清热。处方:柴胡、枳壳各10g,白芍15g,炙甘草3g,生石膏30g,薄荷3g,葛根10g,制大黄10g,焦三仙各10g,3剂,水煎服,每剂煎50~100ml,每日1剂,频服。服1剂后,热势转为低热,2剂后体温正常。

      按:小儿脏腑娇嫩,藩篱不蔽,易感外邪,邪郁肌表,卫气不能温分肉,则可见恶寒;邪郁则卫阳被遏不达四末而见手足逆冷,故治疗关键在于透邪解郁,同时加用疏风、清热之剂,才能邪去正安。方中柴胡透表泄热、透邪舒郁;枳壳易枳实,取其行气宽中之功而弃其猛烈之性,与柴胡合而升降调气;芍药益阴敛营,配伍应用则邪去郁解,卫阳得伸,诸症自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