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爱能|故乡见闻(二)

 120035948@qq.com 2025-05-08 发布于江西
故乡见闻(二
文/王爱能

摄影:吴琛妮

大早,弟弟就要我背上水管,随他到河边去抽水。

已经忘记具体是哪一年回家来,我也随他到河边去抽过水,我还一个人在河堤上呆了近三个钟头,后来的收获总结起来是炎热、口干舌燥和无聊不知弟弟此次要到哪地方去抽水

“江子上村桥边——别处爬不下去,水管也不够长——”弟弟边走边向我絮叨。

江子上村在桥北,地势略高,弟弟的水田在桥南,地势偏低王家村数十户种田人要水,几乎年都要在桥南河边抽水,不单单只是因为这里离水田近,水往低处流或许这也是其中的一个缘由吧

但是来晚了,眼前的实际情况是:七八根在桥西侧一字儿排开,就像毫无章法铺排的输油管一样,它们一个个胀鼓着肚皮,从河底爬上岸,再延伸到东西两头弯弯曲曲的水沟里。有些肚皮被蹭破一点的,一急促的直朝一个方向落点处弄出一汪清悠悠的水坑,水坑近边的杂草被冲刷得干干净净。

“还能——还能放——”弟弟攀附着杂树枝,准备下到河底。

但这是一种怎样的攀附哟!与其说是攀附,莫如说是滑行,沾水的红土经过不断踩踏,竟变浆糊一般的溜滑只见弟弟拽住一根树枝,呼啦一下就下到了河底

水中(浅水里)固定好水泵,我用铁铲把弟弟拉了上来,接下来是挂线送电抽水。

“挂线送电抽水”在我的脑子里,这些都似乎是新名词!

一根地线,一根火线,头上剥去外皮钩子,用竹竿顶着,慢慢挂到近边水泥杆子的电线上。若水管立马胀鼓起来,说明送电成功,开始抽水了。

河水抽上来流进水沟里,经过“长途跋涉”,趟过一个个放水缺口终于晃晃悠悠地来到了弟弟的水田

“可以回家了。”我提议。

“得守段时间。”弟弟说,我们的田高,水是倒灌进去的,别人的下(指偏低的田)若缺口挖得大,或者水泵突然停抽上来的水,流进下水田了——”

都说一粒粮食一滴没有水库的家乡父老种田,不是一粒粮食一份险(惊险)自备用具,下河滑行,裸线挂电,费时蹲守——还有连串的后续,耘草施肥打药收割等,这点粮食,取之太难太难——

旋即想到了嘉兴,在嘉兴,种田人是舒心安逸的。要抽水,送上开关即可,据说现在有些种粮大户使用的是电脑操作,只需动动鼠标,亩中的水就满了水泥排沟从田头一直延伸到抽水机埠那些机埠建造得如同别墅,掩映在四边水网交织的田野中。

我旋即又想到,嘉兴实施的是美丽乡村建设,是城乡一体化故而农村里高楼林立故而农村里小区缀连。那么,同是分田到户,同是单打独斗为什么父老乡亲种田还是这状况?

弟弟告诉我,在近边陶瓷城上上班,附带种点粮食,能了这张方言吃饱肚子)就足够了——指望种田发财,是不可能的——

猛然间的思绪越来越,越来越乱……

                        202549

教育使人富有
文学使人高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