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草论述
1. 旱莲草(墨旱莲)2. 女贞子
二、配伍机制与协同效应
1. 性味互补,阴阳双补- 旱莲草
- 女贞子
- 配伍核心“一清一滋,水木相生,乙癸同源。”——《医方集解》'
2. 归经协同,肝肾同调- 旱莲草
- 女贞子
- 合用标本兼顾,治肝肾阴虚之本(腰膝酸软、眩晕耳鸣)与标(潮热盗汗、须发早白)。
3. 药对特点
三、经典方剂举隅
1. 二至丸(《医方集解》)- 组成
- 主治
- 方解女贞子冬至日采,旱莲草夏至日采,取“阴阳交替”之意,滋水涵木,乌发驻颜。
2. 乌发膏(《摄生秘剖》)- 组成女贞子30g,旱莲草30g,桑葚20g,何首乌15g,蜂蜜熬膏。
- 主治
- 方解女贞子、旱莲草为君,桑葚、何首乌助其滋阴养血,蜂蜜调和缓补。
3. 保阴煎(《景岳全书》化裁方)- 化裁方女贞子12g,旱莲草15g,生地10g,白芍9g。
- 主治
- 方解女贞子、旱莲草滋阴凉血,生地、白芍养血调经,共奏“养阴摄血”之效。
四、历代医家论述
张景岳(《景岳全书》): - “女贞、旱莲,二味相须,能补真阴之不足,治虚火之上炎,为平补肝肾之良剂。”
汪昂(《医方集解》): - “二至丸,取女贞甘平益阴,旱莲甘寒凉血,二药性味平和,久服不伤脾胃,乃清补之上品。”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 - 治更年期综合征案中,常以二至丸配伍龟甲、知母,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 “女贞子善补阴中之阳,旱莲草善补阴中之阴,合用则阴阳并调,如天地交泰。”
五、临床应用与拓展
1. 肝肾阴虚证- 早衰
- 妇科病更年期综合征(加百合、浮小麦)、月经不调(加当归、白芍);
- 眼病
2. 虚热出血证3. 慢性消耗性疾病
六、使用注意与禁忌
- 禁忌证
- 剂量范围旱莲草10-30g,女贞子6-15g(过量易致腹泻);
- 炮制要点
七、现代研究进展
抗衰老机制: - 二者均含黄酮类化合物,清除自由基,延长端粒酶活性(Oxid Med Cell Longev, 2020)。
调节免疫: - 女贞子增强T细胞功能,旱莲草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合用于放化疗后骨髓抑制(J Ethnopharmacol, 2021)。
保肝作用: - 女贞子齐墩果酸修复肝细胞,旱莲草抑制肝纤维化,配伍治疗酒精性肝病(Phytomedicine, 2022)。
总结
旱莲草与女贞子配伍,取“二至”天地之气,融“滋阴、凉血、固精”于一体,上承《神农本草经》,下启近现代医家,广泛用于肝肾阴虚诸证。其性平力缓,尤宜慢性虚损调养,然须辨证精准,配伍得宜,方显“乙癸同源,水火既济”之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