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见而倾心,听而忘俗!歌唱家曲丹倾情演绎《青玉案•元夕》

 二泉映月听松涛 2025-05-08 发布于江苏
图片

《 二泉映月听松涛 》掌上文艺微刊

经典咏流传




 一、歌曲《青玉案·元夕》与歌唱家曲丹简介

 (一)《青玉案·元夕》歌曲概况

《青玉案·元夕》是一首古典诗词歌曲中的经典之作,它以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为蓝本进行谱曲创作。这首词作本身就极具艺术价值,描绘了元宵佳节的热闹与繁华景象,同时蕴含着词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向往。

从音乐角度来看,作为声乐作品的《青玉案·元夕》具有独特的音乐风格。其旋律优美动听,融合了中国传统音乐的五声调式,以宫、商、角、徵、羽为基础音构建旋律线条。这种五声调式的运用使得歌曲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格,与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相得益彰。

在节奏方面,歌曲节奏多变且富有韵律感。开篇部分节奏较为舒缓,仿佛是在描绘元宵夜那静谧而又充满期待的氛围。随着歌词的推进,节奏逐渐加快,如在描写“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等热闹场景时,节奏的加快生动地表现出节日的喧嚣与活力。而到了下阕,节奏又渐渐趋于平稳,在表达情感的细腻之处,节奏的微妙变化起到了重要的烘托作用。

从演唱技巧要求来说,这首歌曲对演唱者的能力有着多方面的考验。首先,在音域方面,它具有一定的跨度,需要演唱者具备较宽的音域来完美诠释。从低沉而富有磁性的低音区到明亮高亢的高音区,都要能够轻松驾驭。其次,在咬字方面,由于是古典诗词歌曲,要非常注重字正腔圆,每个字的声母、韵母都要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并且要与旋律完美结合,既不能因为咬字过重而破坏旋律的美感,也不能因为咬字不清而影响歌词的传达。再者,在气息控制上,由于歌曲的长线条旋律较多,无论是悠长的抒情节奏还是快速的情绪转换部分,都需要稳定而充足的气息支持。例如在长音部分,如“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中的“处”字,需要演唱者运用良好的气息控制来保持音色的饱满和稳定,将那种悠远、空灵的情感充分表达出来。

 (二)歌唱家曲丹简介

曲丹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她在声乐艺术领域取得了众多令人瞩目的成绩。

曲丹早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这所汇聚众多声乐教育精英的高等学府为她提供了系统而专业的声乐教育。在这里,她接受了严格的声乐训练,包括发声技巧、气息控制、共鸣调节等方面的专业学习,为她日后的演唱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曲丹的嗓音具有独特的魅力。她的音色纯净、明亮,高音区清脆圆润,如同夜莺的歌声般婉转悠扬;中音区饱满圆润,具有很强的亲和力,能够轻松地与听众建立起情感联系;低音区则沉稳有力,为她的演唱增添了厚重的质感。她的声音在音色上还具有极高的辨识度,无论是在大型音乐会还是小型的声乐独唱会上,只要她开口歌唱,观众就能立刻识别出是她的声音。

在艺术表现方面,曲丹有着卓越的能力。她对歌曲情感的把握非常精准,无论是欢快喜悦的歌曲还是深沉忧伤的乐章,她都能通过自己的演唱将情感真实地传递给听众。她善于通过音色的变化、力度的强弱对比以及速度的快慢调整来塑造歌曲中的不同形象和情感氛围。例如在演唱一些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时,她能够深入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将古典美与现代声乐技巧完美融合,使古老的诗词在现代舞台上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曲丹在舞台表演上同样表现出色。她具有优雅大方的气质,舞台上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与她的演唱相得益彰。她的舞台表演既不张扬又不失感染力,能够在吸引观众注意力的同时让观众将更多的精力聚焦在她的演唱上。她积极参加各类声乐比赛、音乐会以及文化交流活动,在国内外都赢得了广泛的声誉,成为当代中国声乐界的一颗璀璨明星。

 二、欣赏《青玉案·元夕》演绎

当视频开始播放,曲丹一亮相,那优雅的气质就如同画卷中的佳人,让人眼前一亮。随着音乐响起,她的演唱正式开始。

在歌曲开篇,“东风夜放花千树”这一句,“东”字的起音轻盈而平稳,气息控制得恰到好处,使得音色清澈而又柔和。曲丹通过精确的发声技巧,将“风”字的母音“eng”延长并保持稳定的共鸣,仿佛微风轻轻拂过脸庞,让听众瞬间感受到了元宵夜那轻柔的氛围。“夜放”二字之间的衔接自然流畅,音高和音色的过渡毫无瑕疵。

“花千树”三个字的处理更是精妙绝伦。“花”字的开口音唱得饱满圆润,“千”字在高音区的处理,音色明亮而不失柔和,她巧妙地运用头腔共鸣,使得音符像一颗璀璨的星星在夜空中闪耀。而“树”字的收尾,音高缓缓下降,余音袅袅,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当唱到“更吹落、星如雨”时,曲丹通过巧妙的呼吸转换,为“星”字的高音发声提供了充足的气息支持。“星”字在高音区如同闪耀的流星划过夜空,那纯净而明亮的音色将“星如雨”的美妙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雨”字的下滑音处理得自然而又富有韵味,就像那飘落的雨滴,轻轻地洒落在大地上。

在“宝马雕车香满路”这一句中,曲丹加重了气息的力量,“宝”字的起音厚实稳重,“马”字的发音短促有力,与“雕车”的悠长音调形成鲜明对比。“香满路”三个字则通过细腻的气息控制,将“香”字的音色变得朦胧而又富有诗意,仿佛那街头弥漫的香气透过声音扑面而来。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这几句,节奏逐渐加快。曲丹在演唱时,通过快速而灵活的呼吸调节来适应节奏的变化。“凤箫声动”的“动”字,发声干脆利落,音色清脆,表现出凤箫吹奏时的灵动之感。“玉壶光转”的“转”字,在高音区的处理上,运用了咽音技巧,使得音色具有金属般的质感,生动地描绘出月亮转动时光影的变化。“一夜鱼龙舞”的“舞”字,音高较高且持续时间较长,曲丹凭借扎实的气息功底和稳定的共鸣,将这个字唱得饱满有力,将元宵夜的喧闹和热闹氛围推向了一个小高潮。

进入下阕,“蛾儿雪柳黄金缕”一句,曲丹的声音变得柔和细腻起来。“蛾儿”“雪柳”“黄金缕”这些词汇的演唱,通过轻柔的气息和圆润的音色,将女子的美丽服饰和婀娜身姿仿佛呈现在听众眼前。她在咬字上非常讲究,每个字的发音都清晰准确,同时又不失歌曲的整体连贯性。

“笑语盈盈暗香去”,曲丹在“笑”字的演唱上,通过调整口腔共鸣,使音色变得明亮而欢快,表现出女子的欢声笑语。“语”字的咬字则稍作含蓄,传递出一种含蓄而内敛的情感。“盈盈”二字的演唱,在音高和音色上都有微妙的起伏,如同那轻轻晃动的身影。“暗香去”的“暗”字,音色逐渐变暗变轻,仿佛那远去的气息,“香”字在高音区的短暂停留后迅速减弱,而“去”字的下滑音处理得非常自然,将女子离去的身影刻画得栩栩如生。

“众里寻他千百度”一句,从轻声的“众里”开始,逐渐加强音量和力度。“寻”字的发声饱满有力,随着“他”字的高音出现,曲丹运用了真假声混合的技巧,将高音唱得圆润饱满且富有穿透力。“千百度”的演唱,每一个字都在不同的高度上有着巧妙的音色变化,通过气息的强弱控制和共鸣的调节,将那种寻觅的热切和执着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曲丹的声音在这一刻仿佛瞬间变得空灵而深邃。“蓦然回首”的“蓦”字,起音较低且沉重,然后迅速上扬,“然回首”三个字的气息和音色变化非常细腻,将那种突然回首的情感冲击表现得十分生动。“那人却在”的“却”字,音高在一个相对较低的位置上,但音色却充满了力量,仿佛是一种情感的沉淀。“灯火阑珊处”的“处”字,音高在高音区轻轻一点,然后缓缓落下,余音在空气中回荡,让人沉浸在那种空灵而美好的意境之中。整个演唱过程,曲丹通过细腻的演唱技巧、精准的情感表达以及独特的艺术风格,将《青玉案·元夕》这首歌曲演绎得美轮美奂,令听众如痴如醉。

三、曲丹个人演唱风格和发声方法做精准点评与描述

 (一)演唱风格

1. 古典韵味浓郁

曲丹在演唱《青玉案·元夕》时,充分展现了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的韵味。她对古典诗词的理解深入透彻,通过细腻的咬字、适中的节奏把握以及独特的音色处理,将古典诗词的意境完美地融入到演唱之中。例如在演唱过程中,对一些具有古典意象词汇的咬字和音色调整,如“花千树”“星如雨”等,使听众仿佛置身于古代的元宵佳节之中。她不会过度追求现代音乐的表现形式而破坏古典诗词的古典美,而是巧妙地运用传统的演唱技法,如中国戏曲演唱中的一些发声方法和韵味处理,使得歌曲既有古典诗词的高雅气质,又不失现代音乐的感染力。

2. 情感表达细腻

曲丹是一位非常擅长情感表达的歌唱家。在《青玉案·元夕》的演唱中,她对歌曲情感的把握十分精准。从开始的那种对元宵夜热闹景象的淡淡描绘,到中间寻觅意中人时的焦急与期待,再到最后的那种寻觅到后的惊喜与感动,每一种情感都通过她的声音细腻地传达给听众。她在演唱中善于运用音色的微小变化、力度的强弱对比以及速度的快慢调整来表达情感。如在表达寻觅意中人时的那种急切心情,她会稍微加快节奏并加重声音的力度;而在表达最终寻觅到后那种惊喜又略带羞涩的情感时,她的音色会变得柔和而温暖,速度也会适当放慢,让听众能够深刻地感受到歌曲中的情感起伏。

3. 融合传统与现代

曲丹的演唱风格还体现在对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上。她既继承了中国传统声乐艺术的精髓,如民族声乐中的咬字、发声方法等,又吸收了现代声乐的一些先进理念和技巧。在《青玉案·元夕》中,她在气息控制方面运用了现代声乐中科学的呼吸方法,使得气息更加稳定和持久,能够满足歌曲长线条旋律的演唱需求。同时,在舞台表演方面,她的表演既具有传统歌唱家那种端庄大方的气质,又不失现代舞台的时尚感和活力,在表演形式和与观众的互动方面也融合了一些现代舞台艺术的元素。

 (二)发声方法

1. 气息控制

曲丹的气息控制能力非常出色。她在演唱《青玉案·元夕》时,无论是长音还是快速转换的短音,都能保持稳定的气息支持。这得益于她扎实的气息基础训练。在吸气方面,她能够运用横膈膜呼吸法,迅速而深入地吸气,使气息充满腹部和腰部,为发声提供充足的气源。在呼气方面,她能够通过腹部和腰部的肌肉控制,使气息均匀、缓慢地呼出,保证声音的稳定性和连贯性。例如在长音“处”字的演唱中,她通过持续稳定的气息支持,使音色饱满而不发虚。在快速换气的部分,如一些节奏较快的段落中,她能够巧妙地利用休止符或歌词之间的间隙进行快速换气,同时保证气息的平稳过渡,不会影响歌曲的流畅性。

2. 共鸣运用

共鸣是曲丹演唱的一大特色。她在演唱中熟练地运用了多种共鸣腔体。在低音区,她注重胸腔共鸣的运用,通过放松胸部肌肉,使气息下沉到胸部,从而使低音更加沉稳有力。例如在一些歌词中的低音部分,如“宝马雕车”的“车”字,胸腔共鸣的运用使得这个字具有厚重的质感。在中音区,她主要以口腔共鸣为主,通过调整口腔的开合度和舌位,使声音在中音区清晰、圆润、明亮。在唱到“蛾儿雪柳黄金缕”等歌词时,口腔共鸣的运用使得音色优美动人,能够很好地塑造歌曲中的形象。在高音区,她巧妙地运用头腔共鸣,使高音明亮、高亢且具有穿透力。像“星如雨”中的“星”字,头腔共鸣的运用让这个高音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闪耀在听众的耳边。

3. 发声技巧

    - 真假声混合:曲丹在演唱高音部分时,常常运用真假声混合的技巧。这种技巧使得她的高音既具有真声的丰满质感,又不失假声的明亮和穿透力。在《青玉案·元夕》中,“众里寻他千百度”的“千百度”高音部分,真假声的混合运用得非常巧妙,使高音听起来圆润、饱满且富有层次感。

    - 咬字技巧:她注重咬字的准确性和清晰度。根据中国古典诗词的韵律特点,对每个字的声母、韵母进行精心处理。在咬字时,她的口腔形状和舌头位置能够根据不同的字进行灵活调整,既保证了字音的准确,又能与旋律完美结合。例如“东风夜放花千树”中的每个字,咬字清晰又不失歌曲的整体连贯性,让听众能够清楚地理解歌词内容的同时,又能感受到歌曲的美感。

    - 滑音和颤音技巧:曲丹在一些情感表达的关键处会巧妙地运用滑音和颤音技巧。在“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中,“那”字的滑音处理自然而又富有韵味,将一种突然的情感转折表现得淋漓尽致。而颤音技巧在一些抒情的段落中,如“暗香去”的“香”字上,微微的颤音使音色更加富有情感,增强了歌曲的表现力。

 四、对学习歌唱者的学习提示

 (一)深入理解歌曲内涵

1. 研究歌词文化背景

对于想要唱好一首歌的歌友来说,深入理解歌曲的文化背景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是古典诗词歌曲,像《青玉案·元夕》这类作品,要了解宋代的社会文化、元宵佳节的习俗以及词人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这有助于把握歌曲的情感基调和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诠释歌曲。例如,了解辛弃疾的爱国情怀以及他在词中所表达的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就能在演唱中更好地体现出歌曲的深层次情感。

2. 分析歌曲结构

要仔细分析歌曲的结构,包括曲式结构、段落划分、高潮部分等。不同的歌曲结构有不同的演唱处理方式。在主歌部分,可能更注重情感的铺垫和叙述,音色可以相对柔和、平稳;而在副歌或高潮部分,则需要加强情感的表达,声音的力度和音量要适当增加。通过分析歌曲结构,能够合理安排演唱的力度、速度和音色等方面的变化。

 (二)扎实的声乐基础训练

1. 气息训练

气息是歌唱的基础。歌友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气息训练。如进行深呼吸练习,像闻花香一样深深地吸气,然后缓慢地呼气,感受气息在身体内的流动。还可以进行长音练习,保持一个音的持续发声,训练气息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同时,要注意呼吸与发声的协调配合,在发声时合理利用气息的支持,使声音更加饱满、稳定。

2. 共鸣训练

共鸣能够让声音更加丰富、动听。要分别对胸腔共鸣、口腔共鸣和头腔共鸣进行训练。对于胸腔共鸣,可以通过低沉的哼鸣练习和发低音的字来体会,如“嗯”“啊”等,保持胸部肌肉的放松,让气息下沉到胸部。口腔共鸣则要注意调整口腔的开合度和舌位,发一些中音区的字,如“妈”“发”等,感受声音在口腔中的共鸣效果。头腔共鸣相对较难,可以通过在高音区发“哼鸣”音,逐渐找到头腔共鸣的感觉,如“咪”“唏”等。

3. 发声技巧训练

    - 真假声混合:从简单的音阶开始练习真假声混合,逐渐增加音程的跨度。在练习时要注意真假声的比例调整,使高音既圆润又明亮。

    - 咬字技巧:多进行咬字练习,将每个字的声母、韵母分别练习,然后组合起来。注意咬字的清晰度和与旋律的配合,避免出现咬字不清或过于咬字而破坏旋律美感的情况。

    - 特殊技巧:根据不同的歌曲需求,学习一些特殊技巧,如滑音、颤音等。这些技巧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才能熟练掌握,并且在演唱中要根据情感表达的需要合理运用。

 (三)注重舞台表演和情感表达

1. 舞台表演训练

舞台表演是歌唱的一部分。歌友要多参加一些小型的演出或聚会演唱,锻炼自己的舞台胆量和表演能力。在舞台上要注意自己的姿态、表情和与观众的互动。姿态要端正、大方,表情要随着歌曲的情感变化而变化,与观众的互动则要根据场合和歌曲的特点进行,例如眼神的交流、适度的肢体语言等。

2. 情感表达训练

情感表达是歌唱的灵魂。要不断地练习如何通过声音表达情感,从轻柔的抒情到激昂的高亢,都要能够在声音中体现出来。可以通过模仿优秀的歌唱家的演唱来学习情感表达的技巧,同时也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对歌曲的理解,使情感表达更加真实、自然。

 (四)多听多唱多实践

1. 多听优秀作品

聆听是学习歌唱的重要途径。要广泛地聆听不同风格、不同时期、不同歌唱家的作品。无论是古典音乐还是现代流行音乐,无论是民族歌唱还是美声唱法,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通过聆听,可以学习到他人的演唱技巧、音乐处理方式以及情感表达方法。例如,聆听曲丹演唱的其他作品以及其他歌唱家演唱的古典诗词歌曲,可以拓宽自己的音乐视野,汲取灵感。

2. 多唱多实践

歌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只有通过不断地演唱实践,才能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歌友可以自己在家中对着镜子练习,也可以录制自己的演唱视频进行回放分析,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同时,要积极参加各种演唱活动和比赛,在实践中积累舞台经验,与其他歌友相互交流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演唱能力。

总之,学习歌唱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过程,需要歌友们从多个方面入手,不断地学习、练习和提高。希望以上这些提示能够帮助广大声乐爱好者更好地学习歌唱,唱出属于自己的美妙歌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