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春日和煦的阳光下,张姨站在新开通的965路公交车旁,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这不仅仅是一辆普通的公交车,它更像是连接家与广阔世界的桥梁,为张姨和小区的邻居们开启了一段便捷、舒适的出行旅程。 张姨,一位慈祥的老人,自从退休后便承担起了照看孙辈的重任。每天的生活,除了家务和陪伴孩子,偶尔也会有些小确幸,比如和邻居们一起出去逛逛。以往,去白马服装城这样的地方,对她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要么依赖家人的接送,要么就得步行半个多小时到芳村地铁口,这对于上了年纪的她来说,确实不太方便。 但今天——2025年4月26日,一切都不同了。965路公交车的开通,就像是为她们量身定制的出行方案。车门轻轻开启,张姨和邻居们带着期待和兴奋踏上了这趟旅程。车窗外,城市的风景快速掠过,车内,是邻里间温馨的交谈和笑声。她们谈论着新开通的线路如何便捷,如何改善了她们的出行体验,言语间满是感激和满足。 这张照片,张姨特意发到了家族群里,与大家分享这份喜悦。家人们也纷纷回复,为张姨的出行方便感到高兴。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出行,更是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带给普通市民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而另一边,广州BRT系统的调整也在悄然进行。作为亚洲最繁忙的BRT系统,它曾经承载着无数人的出行梦想,日均客运量一度超过75万人次。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地铁线路的日益完善、电动自行车的普及,公交车客流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BRT部分线路的停运,虽然引发了一些讨论,但这也是城市交通发展必须面对的现实。 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城市交通规划者的智慧与决心。他们根据客流情况,适时调整公交线路,以满足市民日益多样化的出行需求。965路公交车的开通,就是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它不仅仅是一条公交线路的延伸,更是城市交通网络不断完善、更加人性化的象征。 对于张姨来说,965路公交车的开通,让她的出行变得更加便捷、舒适。而对于整个城市来说,这不仅仅是交通方式的改变,更是城市文明进步的缩影。在城市的快速发展中,我们始终不忘初心,以人为本,让每一位市民都能享受到城市发展带来的便利与幸福。 张姨和邻居们的笑容,是对这座城市最好的赞美。在未来的日子里,愿每一条公交线路都能成为连接心与心的播撒文明、传递温暖的流动风景线。 图文无关,文章配图来源:AI生成。 编辑:柳馨梦;校对:林诗晴; 策划:廖秋香;责编:周逸帆; ![]() 延伸阅读 作者简介 钟奎华,广东梅县客家人,现定居广州增城,身兼教育者与文学创作者双重身份。扎根讲台四十载,以育人之心浇灌桃李;执笔为文数十秋,凭赤子情怀书写人间烟火。其文风清雅温润,善从市井日常、自然风物中提炼诗意,作品饱含对岭南乡土与家庭情感的深沉眷恋。诗歌如《到岳埔村饮蚬汤》以舌尖滋味勾连故土记忆,散文《惠东盐洲岛红树林》借生态画卷抒发生命哲思,随笔《六十岁的我》则透射岁月积淀的豁达。作为增城本土文化的守望者,他以笔为桥,将客家传统、市井烟火与时代光影编织成章,作品既为个人生命注脚,亦成地域文脉的生动切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