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ydzhydzh 2025-05-08
 好书推荐:《经典中医启蒙》— 李辛 

“当自己遇到了困境和疑惑,身边没有人可以倾诉的话,该怎么办呢?”这个问题我曾经询问过教我传统文化的师父。

他说:“去看书,书中会告诉你答案。”

很多时候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因此我非常感谢在我成长道路上阅读过的书籍。我本身有很多不足,想写出一篇文章分享给大家,却惭愧自己的水平不够,但是我始终相信文字是有力量的,它超越了空间、时间。所以我还是迈出了这一步。希望看到文章的你能获得些许正向的能量。

定期读书的习惯,让我收获了很多影响我人生的书籍,我带着一颗非常真诚的心推荐一本书给大家,分享一点读后感和让生活顺利一点的方法。

很幸运在现实生活中认识了一群了解和爱好中医的朋友,自己在机缘巧合之下关注中医,有一天看见有朋友推见了这本书,我就立刻去下单。李辛老师的文字非常有魅力的地方在于它能让人静下来,然后再对你娓娓道来。

在书中作者将无形的、精神的层面解释得非常通俗易懂。我在书中所学习到的知识,一点点的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当中,以下是自己的感悟和改变:

在现代社会,我们都需要为了生活去奔波,去创造好的物质条件。心为物役,渐渐地开始忽视自己的精神状态。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与其给大家谈及如何如何养身,还不如树立这样一个概念——“心就是身,身就是心。”

不管是从中医的角度、还是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事物是互相联系的,不可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在生活中,会有不同的问题和矛盾冲突。当能够呈现在外部的时候,说明事情到了该解决的地步了。所以我一直认为矛盾的出现,意味着这个事情要往新的阶段发展。想要知道自己哪里出了问题,第一步就是内省,找到真实的、全面的自己。

当然,面对自我的时候,总是会有很多的主观意识,很难客观地、辩证地分析出自己的问题。

第一步要做的是静心

把心当成镜子来观察自己,心要先保持清静,如果海浪波涛汹,扔石头是看不见影响的,而平静的湖面就很容易看到,如果太过于混乱,就好像镜子没有擦干净一样,自然看不清全部的自己。

在这个娱乐丰富的时代,有各种各样的方式让自己产生多巴胺,心浮躁是常态。静心有很多办法,比如练习毛笔字、画画、看书等等。可以模仿古人的生活状态,没有手机、没有夜生活、没有网络,照样也可以生活。

静心下来是为了知行合一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内省自己最难的地方在于认识到自己的阴暗面。

现代人,首先关注在更多有形层面,比如这个人是什么学历、衣服穿了什么牌子、年收入多少......关注社会赋予成功的意义。而不是关注这个人的“神”。比如这是一个有理想的人、是一个精神饱满的人......

物质的枷锁越来越多,离对心灵的、道德的“知”就越来越远。所以观察自己的内心,需要看到最本质的、内在的东西。

想找出自己的缺点,就要先找到自己的优点是什么,优点发展到极致的时候就会变成缺点。物极必反,缺点和优点会互相转化。找到它们,并且接纳全部的自己。认识到自己的短板。这是所谓的“知”,再不断地去进行实践,变革自己,知行合一。

那如何先行动起来呢?

有句话叫做“先做个垃圾出来。”

道德经里说到:“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所有的事情发展都要经历对立统一的过程,任何事情发展到高峰都会物极必反,再次走到自己的对立面,比如你越想成大事就要从小事做起、你越想快速地做出一件事就越要慢慢地去做。

减肥是我可聊的最有经验的话题了,因为自己屡败屡战、屡战屡败。每个人要减肥之前都会一鼓作气,先在网上找一大堆减肥的方法,尝试各种各样的减脂餐、收藏不同健身博主的视频。然后买工具、瑜伽服,甚至办健身卡......一气呵成,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是不是看到这里的时候都非常有同感,因为这上面说得就是我自己。人与人之间都会有共性,尤其是在互联网树立的信息茧房中、在短视频时代,急于求成成为了很多人的通病。最夸张的是现在的畸形审美,导致各种XX天减肥法层出不穷,在这里就不做赘述。

再忙也要让自己好好休息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就是恢复“平常”。平常就是用最朴素、简单的生方式去生活。

非常喜欢《黄帝内经》里的那句“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这句话把顺应自然写的如此美妙。古时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顺应自然。

我每天都睡满10个小时,但是总觉得累。我观察了一下自己的作息时间,发现永远在熬夜,永远早上起不来床。定了多少闹钟都没有闹醒自己,打算定一个闹钟让自己不要贪睡,结果差点睡过头上班迟到。尝试了各种办法,最后看到这本书明白了就简单一些,早睡早起。这是我理解最浅显的,健康就是“平常”。

关注自己吃的好不好、睡的好不好、饮食规律不规律、精神状态健不健康。回归最初的如何做到知行合一中的“行”,那就是从简单的小事开始做起。回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状态去面对物质生活,返璞归真。多关注事物本身的物质属性。比如一个三个月大的小孩,饿了就吃奶,但是他不会想要换个高级点的牌子。

再忙也要好好吃饭

中医认为:脾胃五行属土,属于中焦,同为“气血生化之源”,共同承担者化生气血的重任,是后天之本。 

我理解的人体就像大自然一样,而脾胃就像是土地,这片土地可以是肥沃的、也可以是贫瘠的。所以想要开花结果先要治土。

中医将人体分为上焦、中焦、下焦。在李辛的书籍《回到本源》里提到:“下焦的精化生元气,可以看作我们的原始资本,而中气(脾胃之气)就像现金流,每天我们摄取饮食,补充中气,就像在持续供应每天所用的现金,如果脾胃中气受伤,不足以供应每天的现今流,就不得不提取资本—下焦的元气,来维持日常的生命活动。

长此以往,元气就会被渐渐消耗。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时候女生过度节食导致姨妈不调的原因。五谷为养,五果为助。现代人的减肥,会把米饭当作碳水化合物戒掉,把水果变成主食,本末倒置。五谷是养生的根本,提供人体所需要的主要营养,滋养脾胃,维持生命活动。

在面临生活巨大的压力的时候,我们总是会内耗和焦虑,曾经自己也一度因为思虑过度导致吃不好睡不好。努力的调整自己的心态和状态,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后来在看书的过程中意识到,也许是身体病了。

中医认为脾胃主思,过度忧虑会伤害脾胃,反过来脾胃不好也会影响情绪。这也是我开头所提及的“心就是身,身就是心”。经过一段时间自我调整,做到起居有常、饮食有节,情绪也恢复了。

古代医者关心的是“常”

曾经的自己也是身体一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就想着吃药,而现在则是先观察自己最近一段时间的饮食作息。甚至会注意自己的大小便有没有什么异常。

身体要是出现不适,先让自己拥有充足的睡眠,好好吃饭进行调整。在自己做饭的过程中,发现了原来很多食材就像药材一样,所谓药膳同源。后来又会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研究一些适合自己吃的菜品。

结语

以我自己对中医了解到的皮毛,目前也只能写到这里了。写这篇文章是想在这个时代为我们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发声,因为在现代不断有打压中医、黑中医的言论。

这里涉及到意识形态的问题以及和西方的文化战争。这个问题会在下一篇好书推荐(毛选)里提及。在任何斗争面前,分不清敌我的时候,就想想这句话:“敌人反对的就是我们要拥护的,敌人拥护的就是我们要反对的。”


素材:依依 网络

投稿:依依

 编辑:半夏 

审核:小白 玉玉 半夏 山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