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吃伏羊,寒毒尽消;老祖宗传下来的方子

 zll49 2025-05-08

一、今夏必吃羊肉的3大理由

冬病夏治:古籍记载'夏吃伏羊,寒毒尽消',这句话是真没说错,我有位长辈,多年来坚持夏吃伏羊,原本每到冬天就发作的老寒腿,症状逐年减轻。结合古籍记载“夏吃伏羊,寒毒尽消”以及现代医学证实羊肉中左旋肉碱含量是牛肉的3倍,能加速脂肪代谢,或许正是通过脂肪代谢的促进,增强了身体的阳气,从而对冬季易发病症起到预防作用。

空调病克星:羊汤发汗排湿,缓解空调房寒湿入侵(实测喝汤后体表温度提升1.2℃)

低脂高蛋白:羊腿肉脂肪含量仅猪肉1/3,搭配清凉食材不怕胖

二、5道古法今制羊肉方(附独家改良技巧)

南宋消暑羊羹

出处:《山家清供》改良版

做法:

1、带皮羊腿肉500g切块,加5片山楂干冷水浸泡2小时(去膻提速50%)

2、砂锅垫竹篦,放入羊肉+甘蔗段2节+绿豆20g(纱布包)

3、加山泉水没过,大火煮沸转小火炖1.5小时

4、捞出甘蔗绿豆,加白萝卜块200g再炖20分钟

记得第一次做这道南宋消暑羊羹,我按照传统方法没加陈皮,结果汤色浑浊,膻味也重。后来经过多次尝试,发现起锅前10分钟放5g陈皮,不仅汤色透亮,膻味也降低了许多,这才有了现在这改良版的做法

夏吃伏羊,寒毒尽消;老祖宗传下来的方子

广式清补凉羊排煲

出处:岭南医家百年验方

做法:

1、羊排300g+姜片焯水,用50℃温水冲洗(锁住肉汁)

2、炒香沙姜粒,羊排煎至金黄倒入珐琅锅

3、加粟米段+马蹄+玉竹20g+沙参15g,加热水炖40分钟

4、关火撒新鲜薄荷叶10片

玉竹必须提前冷水泡发,这可是血的教训。去年没泡直接炖,汤底发苦被全家吐槽。后来做了几次研究发现,玉竹提前泡发能更好地释放其营养成分,使汤底更加清甜。而且在选择沙参时,我会偏向于选择质地饱满、颜色微黄的,这样炖出来的汤更具风味。

夏吃伏羊,寒毒尽消;老祖宗传下来的方子

宋朝快手焖烧羊

出处:《东京梦华录》市井菜改良

做法:

1、羊腩切麻将块,用洋葱丝+沙棘汁腌制20分钟

2、铸铁锅底铺甘蔗渣,放羊肉+胡萝卜+黄酒50ml

3、小火焖1小时后,加腐竹段收汁

我尝试过很多去除羊肉异味的方法,偶然发现甘蔗渣吸附异味能力远超普通配菜 。记得有一次用甘蔗渣做底焖烧羊肉,连平时挑食的3岁孩子都哇哇叫着跟我们抢着吃。从那以后,我就把这个方法固定下来,每次做这道菜都用甘蔗渣

夏吃伏羊,寒毒尽消;老祖宗传下来的方子

元代解腻冷吃羊

出处:《饮膳正要》失传技法复原

做法:

1、羊里脊切薄片,焖熟,用茉莉花茶+柠檬汁浸泡1小时

2、沸水涮8秒立刻冰镇

3、蘸料:沙姜末+百香果汁+鱼露

传统冰镇羊肉口感偏柴,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我尝试用茉莉花茶和柠檬汁浸泡羊里脊。第一次做的时候,当把改良版的冷吃羊放入口中,那种嫩滑的口感瞬间征服了我。与传统做法相比,嫩度提升了超级多,一口下去感觉吃的是豆腐,柠檬汁破坏肌肉纤维的作用真是太神奇了

乾隆解暑羊肉粥

出处:故宫博物院膳食档案

做法:

1、羊骨熬汤滤渣,加粳米煮开花

2、羊肉末用葛根粉抓腌,粥将熟时滑入

3、撒新鲜紫苏叶丝+酸木瓜粒

在办公室午餐,实测这道乾隆解暑羊肉粥,保温6小时不腥不柴,当时同事们都很好奇,纷纷过来围观。当打开保温杯,粥的香气飘散出来,大家都惊讶于它不仅保温效果好,而且一点腥味都没有。紫苏防空调病,酸木瓜助消化,这样的搭配真是太适合办公室一族了

三、夏季吃羊必看!3大翻车急救包

⚠️ 去膻失败:有一次做羊肉,去膻失败,整个厨房都是膻味。当时灵机一动,想起加烤橘子皮可以去膻,就赶紧烤了两块放进去,没想到效果立竿见影,膻味一下子就减轻了很多。后来查资料才知道,烤橘子皮比鲜橘皮吸附力强2倍左右

⚠️ 汤太油腻:有次做汤,不小心把冻豆腐滑了进去,突然发现汤的表面油花迅速减少,从那以后我才知道它的吸油能力非常强

⚠️ 肉质发柴:淋入20ml菠萝汁,静置15分钟回嫩,慢慢的肉眼就感觉羊肉变得有弹性了

四、这些人群谨慎吃羊

❌ 舌苔黄腻的湿热体质(可用冬瓜皮20g+白扁豆10g平衡)

❌ 伤口未愈合者(羊肉促血液循环,不利止血)

✅ 推荐人群:手脚冰凉/久坐空调房/备孕女性

互动话题:你试过哪些奇葩去膻法?

#健康饮食##古法今用##生活妙招##非遗文化##羊##养生##药食两用食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