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中成药叫葶苈降血脂胶囊,第一次听到这个中成药是在文章的留言中,读者说可以降血脂又可以去痰湿。 祛痰湿又降血脂,于是一查这个药,还真是个很有“个性”的药。 组方:葶苈子、山楂、茵陈、黄芩、泽泻、大黄、木香。 成分看似平平无奇,葶苈子有两个作用泻肺平喘,利水消肿,它擅长泻肺中顽痰。 山楂我们平常都把它当消食药,尤其是消肉食,其实它还有通气血,化瘀止痛的作用。 茵陈善于去肝胆湿热;黄芩泻肺热;木香行气燥湿。 泽泻和大黄分别通过大小便来泻,泽泻渗湿泄热,化浊;大黄泻火解毒,化瘀,通便。 功效:宣通导滞、通络散结、消痰渗湿,用于痰湿证引起的眩晕、四肢沉重、神疲少气、肢麻、胸闷、舌苔黄腻或白腻等症,临床见于高脂血症。 功效中说这个药是用于去痰湿的,痰湿重的症状可表现为眩晕(痰湿上扰),四肢沉重,肢体麻木,胸闷等。 可以用于调理高脂血症,比如体检出来血脂偏高,平时饮食喜欢大鱼大肉,膏粱厚味等人群。 但看到这个组方,我有另外一个理解,或可用这个药来调理打呼噜。 打呼噜多是什么样的人群?多是大腹便便,比较肥胖的人群,而这类人群在中医看来多是痰湿重的。 这个药中的葶苈子和黄芩可以化痰,尤其是葶苈子可以用于咳喘痰多,而肺中有痰就是引起打呼噜的罪魁祸首。 其他几味药则有泻的作用,像木香燥湿行气,起到开路作用,泽泻大黄则通过大小便把痰湿排出去。 痰湿体质人群,有打呼噜症状的或可一试。 这个药的用药周期比较长,三十日为一个疗程,如果服药期间出现大便次数增加(本身有通便作用),可以减量或停药。 用药注意,这个药主要是用于泻的,没有滋补作用,因此体弱者及孕妇忌用。 |
|
来自: 新用户29497861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