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作者:李白 - 出处:《将进酒》 - 释义:上天赋予每个人的才能一定是有用处的,就算把千两黄金一挥而尽,也能再次得到。体现了诗人高度的自信和对金钱的豁达态度。 2.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作者:白居易 - 出处:《琵琶行》 - 释义:我们俩同是天涯沦落的可悲人;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表达出诗人对自身和琵琶女相似命运的同情与感慨。 3.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 作者:李白 - 出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 释义:抽出刀切断水流,水波奔流更畅;举杯想要销愁,愁思更加浓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无法排解。 4.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作者:陈子昂 - 出处:《登幽州台歌》 - 释义: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想到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自己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诗人感慨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 5.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作者:李商隐 - 出处:《锦瑟》 - 释义: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忆之中了。而在当时那些人看来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罢了,却并不知珍惜。表达对往昔美好情感消逝的惆怅。 6.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作者:张九龄 - 出处:《望月怀远》 - 释义: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你我相隔天涯却共赏月亮。通过描写明月这一意象,营造出一种悠远、宁静而又充满思念的意境。 7.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作者:王维 - 出处:《使至塞上》 - 释义: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描绘出塞外大漠雄浑壮阔的景象。 8.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作者:王维 - 出处:《山居秋暝》 - 释义: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勾勒出一幅清新、宁静的秋日山居图。 9.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作者:李白 - 出处:《望庐山瀑布》 - 释义: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生动地描绘出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 10.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 作者:王维 - 出处:《终南别业》 - 释义: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表达一种随遇而安、悠然自得的心境。 1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作者:杜甫 - 出处:《望岳》 - 释义: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蕴含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体现出诗人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12.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作者:王昌龄 - 出处:《从军行》 - 释义: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体现出战士们保家卫国的坚定决心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13.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作者:李白 - 出处:《梦游天姥吟留别》 - 释义:怎么能低着眉头,弯着腰去侍奉权贵,这样做不能使我开心欢笑。表达了诗人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高尚人格。 14.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作者:高适 - 出处:《别董大》 - 释义:不要担心前方的路上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还有谁不知道您呢?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劝慰,也体现出对友人才能的高度认可。 15.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 作者:李贺 - 出处:《南园十三首》 - 释义: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腰带武器去收取被藩镇割据的关塞河山五十州呢?体现出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16.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作者:李白 - 出处:《静夜思》 - 释义:抬头看着天上的明月,低下头思念自己的故乡。通过描写客居他乡的诗人对明月的凝望,表达深深的思乡之情。 17.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作者:王维 - 出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释义: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直接抒发了诗人在异乡对亲人的思念,尤其是在节日时这种情感更加强烈。 18.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作者:杜甫 - 出处:《月夜忆舍弟》 - 释义: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借景抒情,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强调故乡在心中的独特地位。 19.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作者:柳宗元 - 出处:《江雪》 - 释义: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描绘出一幅冰天雪地、万籁俱寂的景象,烘托出诗人孤独、清高的心境。 20.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作者:王安石 - 出处:《泊船瓜洲》 - 释义:暖和的春风又一次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美丽,又表达出思乡之情。 21.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 作者:刘希夷 - 出处:《代悲白头翁》 - 释义:每年的花还是那些花,但是人却不是原来的那些人了。感叹时光流逝,人事更迭,物是人非。 22.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 作者:杜秋娘 - 出处:《金缕衣》 - 释义:我劝你不要太注重追求功名利禄,要珍惜少年求学的最好时期。从侧面也反映出对人生时光易逝的感慨,劝人珍惜青春时光。 23.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作者:李商隐 - 出处:《乐游原》 - 释义:夕阳啊无限美好,只不过接近黄昏。既赞美了夕阳的美丽,又流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即将消逝的惋惜之情。 24.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 作者:孟浩然 - 出处:《与诸子登岘山》 - 释义:人间的事情都有更替变化,来来往往的时日形成了古和今。表达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深刻理解,蕴含着一种豁达的历史观。 25.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 作者:李白 - 出处:《梦游天姥吟留别》 - 释义:人世间的欢乐也是像梦中的幻境这样,自古以来万事都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表达对人生的虚幻感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26.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作者:王勃 - 出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释义:只要四海之内存在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涯海角,也像近邻一样。表达对友情的豁达态度,虽有离别但不悲伤。 27.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作者:王昌龄 - 出处:《芙蓉楼送辛渐》 - 释义:到了洛阳,如果洛阳亲友问起我来,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那样晶莹纯洁!既有对亲友的深情,也有对自己人格的坚守,蕴含着思乡念亲之情。 28.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作者:李白 - 出处:《赠汪伦》 - 释义:看那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用潭水之深比喻友情之厚,表达对朋友深情厚谊的感激。 29.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 作者:李白 - 出处:《送友人》 - 释义:天空中一抹白云,随风飘浮,象征着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遽然离开大地,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30.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作者:白居易 - 出处:《赋得古原草送别》 - 释义: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表达送别友人时的不舍之情。 31.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作者:杜甫 - 出处:《春望》 - 释义: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描绘了安史之乱后长安城的破败景象,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32.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作者:杜甫 - 出处:《蜀相》 - 释义:可惜出师伐魏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代英雄感慨泪湿衣襟!表达对诸葛亮壮志未酬的惋惜和对英雄的崇敬之情,也暗含对自身理想难以实现的悲叹。 33.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作者:杜牧 - 出处:《泊秦淮》 - 释义: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仍在高唱着《玉树后庭花》。借古讽今,批判那些不以国事为怀、纸醉金迷的人,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34.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作者:王昌龄 - 出处:《出塞》 - 释义: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表达对良将的渴望和对国家边疆安全的关心。 35.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作者:杜牧 - 出处:《江南春》 - 释义:南朝遗留下的许多座古寺, 如今有多少笼罩在这迷蒙的烟雨之中。既描绘出江南烟雨中寺庙的朦胧之美,也暗示南朝覆灭的历史教训,蕴含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36.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 作者:白居易 - 出处:《问刘十九》 - 释义:天色将晚雪意渐浓,能否一顾寒舍共饮一杯暖酒?体现出朋友之间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温馨的情谊,也有借酒消愁、排遣孤寂的潜在情感。 37.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作者:陶渊明 - 出处:《饮酒·其五》 - 释义: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描绘了一种悠然自得、超脱尘世的田园生活意境。 38.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 作者:钱起 - 出处:《省试湘灵鼓瑟》 - 释义:乐曲终了,不见弹奏的人,只有江上几座青峰依然挺立。营造出一种空灵、悠远的意境,给人留下无尽的遐想。 39.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作者:王维 - 出处:《竹里馆》 - 释义: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 40.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 作者:刘长卿 - 出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 释义: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原来是有人冒着风雪归家门。描绘了一幅以风雪夜为背景的归人图,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的氛围。 41.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作者:王之涣 - 出处:《登鹳雀楼》 - 释义: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蕴含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42.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作者:刘禹锡 - 出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释义: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以沉舟、病树自喻,表现出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同时也揭示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43.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作者:白居易 - 出处:《赋得古原草送别》 - 释义: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借草的顽强生命力,表达一种积极向上、坚韧不拔的精神,也蕴含着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哲理。 44.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 作者:宋之问 - 出处:《渡汉江》 - 释义:越走近故乡心里就越是胆怯,不敢打听从家那边过来的人。细腻地刻画了诗人久别归乡时复杂矛盾的心情。 45.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作者:李白 - 出处:《将进酒》 - 释义:人在得意的时候就应该纵情欢乐,不要让金杯无酒空对明月。反映出诗人旷达的胸怀和对及时行乐的倡导,但也有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在其中。 46.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作者:孟郊 - 出处:《登科后》 - 释义:迎着浩荡春风得意地纵马奔驰,好像一日之内赏遍京城名花。生动地描绘出诗人科举高中后的畅快心情。 47.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 作者:刘禹锡 - 出处:《竹枝词二首·其一》 - 释义:东边日出西边下起雨,说是无晴但是还有晴。描写了一种独特的天气现象,同时运用双关语表达微妙的情感。 48.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作者:崔护 - 出处:《题都城南庄》 - 释义: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表达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惆怅。 49.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作者:元稹 - 出处:《离思五首·其四》 - 释义:经历过波澜壮阔的大海,别处的水再也不值得一观。陶醉过巫山的云雨的梦幻,别处的风景就不称之为云雨了。表达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也可引申为对某种美好事物的高度赞美后难以再被其他事物所打动。 50.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作者:柳宗元 - 出处:《江雪》 - 释义:连绵的群山中看不见一只飞鸟的影子,纵横交错的道路上不见行人的踪迹。描绘出一幅冰天雪地、万籁俱寂的景象,烘托出诗人孤独、清高的心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