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碗汤药传了上千年,能疏肝利胆,是胆囊息肉的必备方!

 xdh2118219 2025-05-08

胆囊息肉如果同时伴有胆结石,由于结石的持续摩擦刺激,发生恶变的概率会明显增高,因此需要及时干预治疗。这两种疾病在中医看来病因相通,要彻底解决问题,中药调理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我30多年的中医临床实践中,接诊过大量胆囊息肉和胆结石患者,发现绝大多数病例都是由肝胆湿热引起的。针对这种情况,有一个经典方剂尤为适用——大柴胡汤。  

图片

大柴胡汤的组成包括: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生姜、枳实、大枣、大黄。  

柴胡:具有疏肝解郁、和解少阳的作用,能疏通肝胆气机,恢复胆汁的正常分泌与排泄,这是调理的关键。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与柴胡搭配可增强清解肝胆郁热的效果,促进气机调畅。  

图片

白芍:养血柔肝,既能滋养肝阴,促进肝脏功能恢复,又能缓解胆囊疾病常见的胁肋疼痛。  

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可改善体内痰湿阻滞的状态,同时减轻大黄可能引起的胃肠不适。  

生姜:与半夏协同,增强和胃止呕的功效,减少大黄等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图片

枳实:破气消积,帮助消除胃肠积滞,减轻胆囊的病理负担。  

大枣:健脾益气、调和脾胃,在运用大黄、枳实等泻下破气药时,能保护脾胃,防止正气受损。  

大黄:通腑泻热、逐瘀通经,可清除体内湿热瘀滞,促进积滞排出,是方剂中关键的泻下药。  

这八味药协同作用,既能和解少阳,又能内泻热结,从根源上化解肝胆湿热问题,是治疗胆囊息肉和胆结石的治本之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