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关于“的、地、得”的常见使用误区及正确用法分析,帮助大家避免混淆: 一、常见误区与错误示例: 1、混淆“的”与“地”: 错误: (1)开心的笑起来(“笑”是动词,应该用“地”) (2)快速的奔跑(“奔跑”是动词,应该用“地”) 正确: (1)开心地笑起来 (2)快速地奔跑 2、混淆“的”与“得”: 错误: (1)她笑的很甜(“很甜”补充“笑”的结果,应该用“得”) (2)他跑的很快(“快”是补语,应该用“得”) 正确: (1)她笑得很甜 (2)他跑得很快 3、混淆“地”与“得”: 错误: (1)认真得学习(“学习”是动词,动词前修饰语应该用“地”) (2)天气渐渐得冷了(“冷”是形容词,形容词修饰语应该用“地”) 正确: (1)认真地学习 (2)渐渐地冷了 二、特殊场景误区: 1、形容词作补语误用“地”: 错误: 衣服洗地很干净(“很干净”补充说明“洗”的结果,应用“得”) 正确: 衣服洗得很干净 2、“的字结构”短语误改: 错误: 真得很好 (固定短语“真的”不可拆改) 知识的力量是伟大地 (全句意思就是“知识的力量是伟大地力量”,结尾的“力量”是名词,承前省,“伟大地”便是名词性短语,名词性短语用“的”,所以“伟大地”应该改为“伟大的”。) 正确: 真的很好 知识的力量是伟大的 3、名词性短语误用“得”: 错误: 美丽得花儿(“花儿”是名词,应用“的”) 正确: 美丽的花儿 三、总结规律: 作为结构助词的“的”“地”“得”在句中的语法作用,分别是定语、状语、补语的标志,具体用法遵循如下规律: 1、“的”:定语的标志,句子中一般用在主语或宾语的前面,短语中一般用在名词或代词的前面。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名词/代词)+“的”+名词/代词。例如: 美丽的花(形+“的”+名词) 他们的品质(代+“的”+名) 祖国的宝岛(名+“的”+名) 聪明的你们(形+“的”+代) 2、“地”:状语的标志,句子中一般用在谓语的前面,短语中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前面。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副词+“地”+动词/形容词。例如: 开心地笑(形+“地”+动) 非常地迅速(副+“地”+形) 大力地推广(副+“地”+动) 3、“得”:补语的标志,句子中一般用在谓语后面的补语前,短语中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补充成分前。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补语。例如: 跑得快(动词+“得”+补语) 机灵得很(形+“得”+补语) 四、易错点对比练习: 1、错误示例:高兴的跳下了河 正确用法:高兴地跳下了河 规则说明:动词“跳”之前修饰语标志应该用“地” 2、错误示例:吃地太饱了 正确用法:吃得太饱了 规则说明:补语“太饱”前应该用“得” 3、错误示例:非常的好看 正确用法:非常地好看 规则说明:修饰形容词“好看”应该用“地” 4、错误示例:说的很清楚 正确用法:说得很清楚 规则说明:补语“很清楚”前应该用“得” 通过以上对比和规则说明,可有效区分“的、地、得”的用法,减少书面表达中的常见错误。在口语中三者偶有混用,但如果是正式写作或者在考试中,就需严格遵循语法规范了。 五、练一练,用“的”“地”“得”填空: 1、机灵( )猴子在宁静( )湖边尽情( )玩耍,它高兴( )忘了回家。 2、小明( )心情好( )不得了,他( )嘴里哼着歌,脸上挂着甜甜( )微笑。 3、今天是个特殊( )日子,祖国75华诞,看着激动人心( )阅兵式,我情不自禁( )呼喊:“祖国万岁!” 4、面对欣欣向荣( )春天,我们怎能不投进她温暖( )怀抱? 5、他这次考( )不错,所以,一路走( )飞快,迫不及待( )想把这个好消息与妈妈分享。 6、今天( )菜很合我( )胃口,所以我吃( )津津有味。 7、天黑了,路灯发出微弱( )光芒。我站在伯父家门口看着他们,突然感到凉凉( )寒意,摸摸自己( )鼻尖,冷( )像冰,脚和手也有些麻木了。 8、望着雄伟( )天安门城楼,钱学森激动( )说:“我相信我一定能回到祖国,我现在回来了!” 9、松赞干布高兴( )穿上唐朝送来( )汉朝服装。 10、大娘把蛋糕送到阵地上给战士们吃,战士们感动( )留下了眼泪。 11、深深( )水沟 / 小鸟( )爪印 / 快乐( )歌唱 12、勤恳( )工作 / 清澈( )泉水 / 诧异( )看着 13、专心( )听讲 / 认真( )劳动 / 分析( )很清楚 14、尽情( )欢呼 / 热情( )招待 / 宽广( )马路 15、理解( )很透彻 / 结实( )身体 / 跳( )真高 附:练习题答案 1、的/的/地/得 2、的/得/的/的 3、的/的/地 4、的/的 5、得/得/地 6、的/的/得 7、的/的/的/得 8、的/地 9、地/的 10、得 11、的/的/地 12、地/的/地 13、地/地/得 14、地/地/的 15、得/的/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