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篆书版朱熹《读书要三到》

 青木森森 2025-05-08

《读书要三到》

朱熹

南宋大儒朱熹的《训学斋规》中,有一篇《读书有三到》,这一读书的方法,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知识层次的人。无论是学习经典著作,还是阅读普通书籍,都可以运用 “三到” 的方法来提高读书效率和质量。

此篇好文是我活了几十年后才发现的,相见恨晚。于是爱不释手,心口朗诵之余,特意写成篆书,请书友们查收!

文末有重磅福利哟!

【凡】:《说文解字》中说:“凡,最括也。从二,二,偶也。从绅,绅,古文及。” 段玉裁注:“包举一切谓之凡。” 表示总括、概括。

【书】:《说文解字》:“书,箸也。从聿,者声。” 意思是书写、记录。

【整】:《说文解字》:“整,齐也。从攴从束从正,正亦声。” 意为整齐、有秩序。

【册】:《说文解字》:“册,符命也。诸侯进受于王者。象其札,一长一短,中有二编之形。” 本义是书简。

【正】:《说文解字》:“正,是也。从止,一以止。” 表示不偏斜,端正。

【缓】:形声字。从糸(mì),爰(yuán)声。糸表示与丝线、绳索有关,引申为缓慢。

【细】:形声字。从糸,囟(xìn)声。糸表示细丝,囟有小的意思,兼表字义。

【须】:《说文解字》:“须,面毛也。从页,从彡。凡须之属皆从须。” 本义是胡须。

【亮】:形声字。从儿,高省声。本义是明亮。

【误】:形声字。从言,吴声。言表示与说话有关,吴有大言、哗众取宠之意,引申为错误。

【少】:《说文解字》:“少,不多也。从小,丿声。”

【多】:《说文解字》:“多,重也。从重夕。夕者,相绎也,故为多。重夕为多,重日为叠。”

【倒】:《说文解字》:“倒,仆也。从人,到声。”

【牵】:形声字。从牛,从玄,玄亦声。玄有悬垂、缠绕之意,牛被绳索牵引,会跟着走。

【诵】:《说文解字》:“诵,讽也。从言,甬声。” 段玉裁注:“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 本义是背诵。

【然】:形声字。从火,肰(rán)声。本义是燃烧。

【久】:象形字。像人两胫后有距,即后脚跟。人站久了,后脚跟会有感觉,故引申为时间长。

【遍】:形声字。从辵(chuò),扁声。辵表示与行走有关,扁有扁平、广泛之意,兼表字义。

【见】:《说文解字》:“见,视也。从目,从儿。”

【熟】:形声字。从火,孰声。本义是煮熟,食物烹煮到可吃的程度。

【解】:会意字。从刀,从牛,从角。表示用刀把牛角从牛身上分割下来。

【晓】:形声字。从日,尧声。日表示与太阳有关,太阳出来天亮了,即拂晓。

【尝】:形声字。从旨,尚声。旨表示味道美,尝的本义是辨别滋味。

【谓】:《说文解字》:“谓,报也。从言,胃声。” 段玉裁注:“谓者,论人论事得其实也。”

【眼】:《说文解字》:“眼,目也。从目,艮声。”

【口】:象形字。甲骨文、金文像人嘴张开的样子。

【心】:《说文解字》:“心,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说以为火藏。”

【专】:原为象形字。甲骨文像纺砖,是 “叀”(zhuān)的初文,本义是纺锤,引申为专一。

【漫】:形声字。从水,曼声。水表示与水有关,曼有长、远之意,水流长远会漫溢。

【能】:象形字。金文像熊的样子。能是 “熊” 的本字,后借为能力、才能义。

【记】:《说文解字》:“记,疏也。从言,己声。” 本义是记住。

【之】:象形字。甲骨文像脚离开地面,走向目的地。本义是往、到…… 去。

【急】:形声字。从心,及声。心表示与心理活动有关,及有追赶、到达之意,心里想着追赶,故有急迫义。

【矣】:形声字。从矢,以声。矢有直、正之义,以声也有 “已” 的意思,表已然、肯定语气。

【岂】:形声字。从豆,微省声。豆是古代的一种容器,微省声有微小义,以反问语气表示 “难道”,与 “微” 的意义有关。

【乎】:《说文解字》:“乎,语之余也。从兮,象声上越扬之形也。”

END

福利领取

评论区留言“求字贴《读书要三到》”可领;

①高清小篆《读书要三到》电子版9张

②已传微云,书友们记得保存哦!

③购买“川笔”可领篆书入门视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