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洪江丨【探寻高庙文化】王巍:高庙文化是史前文明的璀璨星光

 东海之子 2025-05-08

“目前发现的中国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图像资料,高庙文化陶器表面图像的种类最多样,构成最复杂,内涵最丰富,艺术最高超,凤鸟、獠牙神像等均为最早出现,反映当时人们的精神生活极为丰富。”在第二届高庙文化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王巍在作主旨发言时,一连用了五个“最”字盛赞高庙文化。他认为,高庙文化是长江重要的文明起源,是长江中游史前文化的第一个高峰,应该要好好研究阐释并宣传出去,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高庙文化,并借助高庙文化,打造怀化的一个文化新名片。

图片

“高庙文化是长江中游史前文化的第一个高峰”

去年9月,在高庙遗址的保护与利用研讨会上,王巍教授在发言中说:“高庙遗址的发现和高庙文化的确认在中国百年考古史、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研究长江中游地区文明起源当中一个重要的支点。”今年9月,在本次第二届高庙文化学术研讨会上,他从考古学角度出发,系统梳理了高庙文化遗址的最新考古发现,揭示了其在史前时期的社会结构、宗教信仰及艺术成就方面的独特贡献,他表示:“高庙文化是中国史前时期精神生活最丰富、艺术水平最高的文化,可以说是长江中游史前文化的第一个高峰。”

王巍教授认为,高庙遗址出土的器具上那些太阳纹、凤鸟纹、神像等所构成的体系,表明在当时的人们的精神世界中,已经有了一个很完整的体系。“这大大地改写了我们对距今七八千年前人们精神世界的认识,它的影响范围不仅局限于长江流域,还包括黄河流域,甚至有学者认为有更远的流域。我觉得高庙文化起码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文明起源。”

图片

(王巍教授在第二届高庙文化学术研讨会上进行主旨演讲)

“高庙文化太值得好好地研究阐释和宣传了”

1985年,高庙遗址被首次发现,向世人掀开了其神秘面纱的一角。多年来,神秘而独特的高庙文化一直吸引着考古学界的探索研究。

“高庙文化太值得好好地研究阐释和宣传了。”王巍教授说,“高庙遗址出土的那些白陶纹饰,究竟反映了高庙先民什么样的思想精神世界?目前,学者有各种各样的阐述,实际上还缺乏统一共识。这个高庙它就是很了不得啊,很丰富,丰富到什么程度?究竟具体内容是什么?比如说凤鸟和太阳纹饰,就有很多值得研究。另外,白陶对周边的影响是通过什么方式呢?是人的迁徙、技术的传播还是制品的传播?真正要把它阐释起来,那应该是一个很大的任务,需要持续加深研究。”

王巍教授还认为,在研究阐释的同时,如何将高庙文化宣传出去,也是我们当下应该思考的问题。“我见了很多湖南的朋友,我说你知不知道高庙?很多都说不知道,我认为,一定要好好想办法,将高庙宣传出去。”

“研讨会将是推动高庙文化研究的重要契机”

“我觉得对于高庙文化的研究,本地的学者是研究的主力,但实际上应该动用全国的力量,因为高庙可不只是洪江和怀化地区的文化,它是在中国史前时期非常重要的一个文化,它又跟周围很多文化有着联系。”王巍教授表示,很欣喜地看到,第二届高庙文化学术研讨会为推动高庙文化研究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舞台,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于此,一同探寻高庙文化背后的神秘与未知。

“这次来了很多顶级专家,我认为通过这样的方式,大家可以深入到现场,看到原本只在照片上看的图像,然后通过互相交流来互相启发。这样的一个会议,将是推动高庙文化研究的重要契机。”王巍教授说。

“希望高庙遗址能够为怀化增加一个文化新名片”

在采访中,听闻怀化正在建设“安江农耕文化旅游区—洪江古商城—黔阳古城”旅游“金三角”时,王巍教授点赞道:“这个太有见地了!”

王巍教授说,高庙文化有独特性和唯一性,把高庙文化作为安江农耕文化旅游区的一个宣传重点,纳入旅游“金三角”的范畴,是一件非常有见地的事。

作为经常评审国家考古遗址的专家,王巍教授对高庙遗址很有信心。“我知道这里正在建设考古遗址公园,将来争取建设国家考古遗址,我认为还是很有优势的,相比很多遗址,它有很多独特的优势,比如说便利的交通、优美的环境,还有我们参观时看到的沿水风光带也很好。希望高庙遗址能够为怀化增加一个靓丽的文化新名片。”

(全媒体记者 王洁 佘瞿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