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剃头大师》教学记

 艺之芳华 2025-05-08 发布于湖南
周二我就告诉自己,周三一定要如期上堂课给吴丹听。提前给她发了消息邀请她来,因此不能做好准备。看来先把背包扔过墙去,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课文讲述了老师傅和“我” 分别给表弟小沙剃头的故事,“我” 其实并没有剃头的经验,只是小沙为了摆脱 “害人精” 老师傅的折磨,病急乱投医,才使 “我” 有机会成为 “剃头大师”。“我” 剃头的水平与 “大师” 这一称号形成了强烈反差。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本单元要求写作文是“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第一课时重点要求学生把课文读五遍,把要写的生字按一字一拼音两组词写一遍给我检查,要求会认的字去组长那里读。

邀请吴丹听的是第二课时,重点引导学生解决书中课后三个习题。
虽然是直接导入,但是在解读课题上花了几分钟。剃头是指什么?学生很快回应我是理发。但是大师是指什么?学生默不得语。也刚好播放我课前准备的视频,关于大师的解释:1.指在学问上、艺术上、技艺上有造诣,为大众尊崇的人。 2.和尚。课题是剃头大师?那这个剃头特别厉害的人又是指谁呢?

于是在简要介绍作者秦文君以后,就让学生带着课后三个习题朗读课文,给了三分钟时间。
1.“剃头大师”和“害人精’分别指谁?为什么这样称呼他们?
2.“我”为什么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3.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
三分钟到了,我发现还有十几个学生没有读完,虽然有十八个自然段,如果第一课时认真读了五遍的话,应该也会流利很多,三分钟之内应该可以读完。我没有指名回答问题,而是让他们继续带着这三个问题默读课文,这次给的是两分钟,两分钟内基本上全部读完。我依然没有指名回答,而是让他们带着自己的答案听我讲课,看下是不是和我的一样。

为了检测第一课时的识字写字效果,我依然保留了全班开小火车读词语、句子的活动,三个读错的地方停下来纠正,也有两个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到了自己却不知道要读哪。

本该讲那三个课后习题的,自己却跟着课件讲:1.课文主要写了几个人物?2围绕这几个人写了一件什么事?
引导学生从原文中找到关键词句回答,自己也适机板书,也提到了写作方法。通过对比“我”和“老师傅”的剃头的过程,从而理解课题为“剃头大师”是为幽默风趣之故。

最后五分钟自己就给了课堂练习,基训上的一个表格,也就是“我”和“老师傅”的剃头的表现、结果。

铃声一响,直接宣布下课。

由于自己感觉第二课时没有讲透课后三个习题,于是今天早读又花了二十分钟完成这篇课文的教学。首先引导学生把课后习题的答案写出来,然后完成对应的基训其他练习题。下午改的时候,似乎比我想象中的正确率高一些,不过,大部分学生的卷面书写还有待提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