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门诊上总能遇到一些患者来开中药,方子都是文档模式,也没有医师签名,更没有医疗单位的处方签,但是患者就是相信,这也没关系,但是已经吃了半年、一年之久。患者的身体明显已经出现了一些副作用,这里说的副作用不是肝肾功能的异常,而是患者气色越来越差,疾病也没有明显的缓解。之所以吃了这么久,无非是对开单医生的“信任”,对方是有多“权威”,可以让患者如此深信不疑地吃这种“苦”。我也委婉地说是不是可以停一停了,他也不好意思地说,再坚持坚持看。这种事情在临床上很常见,尤其是中医领域。是药三分毒,更何况中药处方是由这么多药材混合在一起,而且并不是质量上乘的原材料,很多饮片的农残及重金属都不符合标准,看看出口的那些就明白了。最主要的是,人体是不断变化的,生命就是一个不断改变的过程,看看《伤寒论》中对疾病传变的精准判断就明白了,处方是要及时调整的,即便是慢性病也要根据身体变化、四时不同而调整。有人说西药很多都是终身服药,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那完全是两种情况,治病原理都不一样,没有什么可比性。没有那个中药,或者处方可以长期服用,即便是药食同源的,即便是《神农本草经》中的上品,即便是流传千年的方子,都不可以长期服用。记得上海读研时期,有一个传说,讲一个患者十年前通过黄牛挂了名老中医的号,看完病之后因为挂不上号就没有再随访,于是这个方子吃了十年,这个患者是肿瘤术后调理的,说明这个方子很“神”,相传能治疗肿瘤,传的神乎其神。很多患者找名老中医开个方子,就像去神庙求得一支上上签一样,以为能挽救生命于水火,实际上不是这样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