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妙的大学建筑群

 书柜茶室 2025-05-12

美妙的大学建筑群

华东政法大学的前身是圣约翰大学,地址在今天的万航渡路。

是一所最早采用中华古典复兴式建筑尝试的教会大学,有非常明显的中西融合、古朴典雅的风格,其现代的力学结构与中式的外观完美结合,四角飞起的中式飞檐、连续的西式外拱券结构、青红砖相间的外墙,一起构成了特色鲜明的建筑特点。是当时上海乃至全中国最优秀的大学之一。

校园内分布着27栋“国保级”“圣约翰大学近代建筑”,建筑群格局完整,具有极高的文物保护价值,2019年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走入校园,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幢交谊楼。交谊楼原名交谊室,1929年12月落成后用于会议、文娱活动、篮球比赛等。建筑有三座拱门,其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在于色彩,红色和绿色搭配协调,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意蕴。交谊楼,被称为“解放上海第一宿营地”。

六三楼原名又叫斐蔚堂。于1939年筹建,落成后成为教室。1951年3月为纪念因五卅惨案而引发的“六三”爱国壮举,改名为“六三”楼。

学校最具标志性的建筑韬奋楼,这座最早落成的主体建筑,为校园奠定了基调——要秉持“务将中国房屋之特质保存。

韬奋楼原名怀施堂,于1895年落成为课堂、膳堂、图书馆、学生宿舍。1951年3月,为纪念约大毕业生邹韬奋,改名韬奋楼。

格致楼1899年落成,用于自然科学实验室、医学解剖室等,又称科学馆,1952年改名为办公楼,是中国大学中第一栋专门用于教授自然科学的校舍。

40号楼(原思颜堂)。

“这是建筑群中唯一一个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建筑,纪念的是为圣约翰大学建校作出贡献的中国牧师颜永京。”故名思颜堂,建筑面积4052平方米。

1913年2月1日,在思颜堂举行的毕业典礼仪式上,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先生应邀参加并讲话。

小白楼内,如今是办公室,但一度是教研室。

体育楼原名顾斐德纪念体育室。1918年,为了纪念顾斐德教授对于体育运动的贡献,圣约翰大学于次年建造了顾斐德纪念体育室。这也使当时的圣约翰大学成为国内最早进行体育馆建设的大学之一。

1890年5月20日,学校举办了中国历史上公认的第一次体育运动会。

漫步百年校园,阅读城市文脉,感受建筑之美、品读建筑背后的故事、传递百年校园的历史文化底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