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天人合一,《文言传》中的这句话: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就是天人合一。 《文言传》是《易经》十翼之一,是对乾、坤二卦的全面解读。据传为孔子所著,其文字精炼、深刻,思想博大、深刻、而富有理性,非常人所能,定为圣人所著。 1 原 文
译 文
解 读 本段,孔子以道德为出发点阐述了“元、亨、利、贞”四个字。 “元”就是最初的善,是善的诞生,或者叫做“初心”。 “亨”就是善和善之间产生了交汇,因为都出于善心,所以这种交汇一定是友好的。 “利”就是不同的“义”之间能够共存,也就是不同的风俗、习惯、道德、法规之间能够和睦相处。 “贞”就是不同的“义”之所以能共存,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共同的价值观。 如果,跳出孔子对“元、亨、利、贞”四个字的概念范畴,那么“元、亨、利、贞”的内涵可以覆盖一切事物,而不仅仅是道德哲学,如此,“元、亨、利、贞”本质上就是维持事物生命周期的稳定,即出生、成长、繁荣、保持四个过程。 从佛学上来讲,事物的生命周期分为:“成、住、坏、空”,相比于“元、亨、利、贞”,其时间范围更加广阔。但“空”是不可以说的,所以《易经》没有“空”之说;“坏”不是人所希望,是人希望避免的,《易经》作为一种乐观的思想,不讲“坏”,而是讲如何保持繁荣,所以,以“贞”代替“坏”,而且将“坏”作为特别现象单独用剥卦进行了解读。 2 原 文
译 文
解 读 “潜龙勿用”作为乾卦初九爻,从空间上来讲,处于地道,从时间阶段上来讲,处于“元”和“亨”的时期,是处于出生、成长时期。按照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来说,就是在一个人十五岁左右的时期。 处于学习时期,就应当培养自身的能力,坚定自己的信念,达到孔子上文所说的要求。 3 原 文
译 文
注 释 ①伐:批评,抨击;败坏;危害;自我夸耀。 解 读 “见龙在田”作为乾卦的九二爻,从空间上讲,处于地道,从时间段上讲,处于“亨”时期,处于成长时期。按照孔子“三十而立”来说,就是一个人三十岁左右时期。 三十岁时期,个性已经养成,思想已经形成,他需要带着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去闯荡世界,去寻找能够帮助你实现理想的人,建立自己的事业,所以说“利见大人”。 4 原 文
译 文
注 释 ①惕:戒惧、小心谨慎。 解 读 “终日乾乾”作为乾卦的九三爻,从空间上讲,处于人道,从时间段上讲,处于“亨”时期,处于成长时期。按照孔子“四十而不惑”来说,就是一个人的四十岁左右时期。 四十岁左右的人,个性趋于稳定,思想开始成熟,但他的事业还没有达到高峰,一般在单位中处于中层地位,上有领导压制,下有年轻人的冲击,为了保持地位的稳定,他既需要向上突破,又需要防止下滑,所以需要保持“终日乾乾,夕惕若厉”的状态。 5 原 文
译 文
解 读 “或跃于渊”作为乾卦的九四爻,从空间上讲,处于人道,从时间段上讲,处于“亨”和“利”时期,处于成长和繁荣收获期。按照孔子“五十而知天命”来说,就是一个人五十岁左右时期。 五十岁左右的人,个性稳定,思想成熟但需要升华,他的思想和事业都面临着最后一关的考验,进一步就可以达到巅峰,退一步则失去一生,所以,他需要面对得与失的考验,看他能否淡泊名利,坚持理想,所以需要“或跃于渊”。 6 原 文
译 文
解 读 “飞龙在天”作为乾卦的九五爻,从空间上讲,处于天道,从时间上讲,处于“利”时期,处于繁荣时期。按照孔子“六十而耳顺”来说,就是一个人的六十岁时期。 六十岁左右的人,个性和思想都已经定型,在职业上,要么处于事业的巅峰,要么已经退休失去了事业。对于事业处于巅峰的人而言,他们都已经成为了行业的精英,顶尖人物,所以,他们自己就是“大人”,从九二的“利见大人”不同,九二是以下见上,是希望得到“大人”的帮助;九五是平等相见,是共商大事。所以“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7 原 文
译 文
解 读 “亢龙有悔”作为乾卦的上九爻,从空间上讲,处于天道,从时间上讲,处于“贞”时期,稳定时期。“贞”时期的事物,不能保持稳定,就要开始衰败。能保持稳定的,都是把握了事物发展的规律,不能保持稳定的,都是没有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片面地追求了一个面。所以,处于此阶段的人会“亢龙有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