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金”句

 zqbxi 2025-05-13

村舍二首

许浑

自翦青莎织雨衣,南峰烟火是柴扉。莱妻早报蒸藜熟,童子遥迎种豆归。

鱼下碧潭当镜跃,鸟还青嶂拂屏飞。花时未免人来往,欲买严光旧钓矶。

尚平多累自归难,一日身闲一日安。山径晓云收猎网,水门凉月挂鱼竿。

花间酒气春风暖,竹里棋声暮雨寒。三顷水田秋更熟,北窗谁拂旧尘冠。

       鱼儿在碧绿的深潭中像对着镜子一样跳跃,鸟儿飞回苍翠的山峦像是拂动着屏风。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

赠道者  

武元衡

麻衣如雪一枝梅, 笑掩微妆入梦来。

若到越溪逢越女, 红莲池里白莲开。

      “麻衣如雪一枝梅”:她穿着一身洁白如雪的衣服,就好像一枝美丽的梅花般好看。“麻衣如雪”出自《诗经·国风·曹风·蜉蝣》,原文是“蜉蝣掘阅,麻衣如雪”,本意指蜉蝣刚破土而出时通体雪白,后来所谓的“麻衣”专指古代诸侯、大夫等贵族阶层所穿的日常衣服,用白麻皮缝制。再后来在文学世界里,“白衣如雪”渐渐成为一种意象,用来形容品质高洁的人,不管是男女,同时也用来指没有官职的布衣或人品出污泥而不染的人。“红莲池里白莲开”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美丽出众,就像在一片红色的莲花中绽放了一朵亭亭玉立的白莲。

       武元衡(758~815),唐代诗人。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武则天曾侄孙。⑴赠道者:一作“赠送”。道者:道士。⑵麻衣如雪:语出《诗经·曹风·蜉蝣》,此处借用来描绘女子一身如雪的白衣。⑶越溪:春秋末年越国美女西施浣纱的地方。末两句是诗人的想象。

驾幸三会寺应制

上官婉儿

释子谈经处,轩臣刻字留。故台遗老识,残简圣皇求。

驻跸怀千古,开襟望九州。四山缘塞合,二水夹城流。

宸翰陪瞻仰,天杯接献酬。太平词藻盛,长愿纪鸿休。

      四面的山环绕着塞外相连,两条河流夹着城流过。四山:骊山: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南,是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海拔1302米,由东西绣岭组成。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在省会西安以东120千米处。太白山:秦岭山脉最高峰,也是青藏高原以东第一高峰,如鹤立鸡群之势冠列秦岭群峰之首。自古以来,太白山就以高、寒、险、奇、富饶、神秘的特点闻名于世、称雄华中。终南山:终南山,又名太乙山、中南山,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终南山北起陕西宝鸡,南至陕西安康,西起秦岭,东至丹江口,横跨陕西东西两部。二水:泾渭。

       上官婉儿(664年-710年),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人,祖籍陇西上邽,唐代女官、诗人、皇妃。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在此期间主持风雅,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全唐诗》收其遗诗三十二首。710年,临淄王李隆基起兵发动唐隆政变,与韦后同时被杀。

送杜审言

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诗人因病卧床,无法亲自到河桥为友人送行,只能在远处望着江边的树木,想象它们仿佛也在含情默默送别。

古挽歌

唐 孟云卿

草草闾巷喧,涂车俨成位。冥冥何所须,尽我生人意。

北邙路非远,此别终天地。临穴频抚棺,至哀反无泪。

尔形未衰老,尔息才童稚。骨肉安可离,皇天若容易。

房帷即灵帐,庭宇为哀次。薤露歌若斯,人生尽如寄。

     “临穴频抚棺,至哀反无泪。”临下葬时,还频频抚棺痛哭,但因哀伤过度,反而号哭无泪。哀极无泪,此情常有,形诸笔墨,足令读者感伤。

女冠子

唐·温庭筠

含娇含笑,宿翠残红窈窕,鬓如蝉。寒玉簪秋水,轻纱卷碧烟。

雪胸鸾镜里,琪树凤楼前。寄语青娥伴,早求仙。

       发髻上的玉簪仿佛带着一泓秋水,透着清寒;她身上的轻纱飘扬,就仿佛身周碧烟缭绕,让人看着她的身影时而清晰,时而朦胧。

袍中诗

开元宫人

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

蓄意多添线,含情更著绵。今生已过也,结取后生缘。

       今生没有希望也没有可能结为夫妇,只待来世再结姻缘吧!

     《唐诗记事》载:开元中赐边军纩衣,有兵士得此诗于短袍中。兵士以诗告帅,帅进呈。玄宗以诗遍示宫人曰:“作者勿隐,不汝罪也。”有一宫人自言万死。上深悯之,遂以嫁得诗者。谓曰:“吾与汝结今生缘。”边人感泣。诗的蕴含是多方面的,戍边战士的寒苦宫女缝袍的深情,过平民夫唱妇随生活的强烈向往,“知落阿谁边”的疑团以及尾联中永无结缘之望的苦情全集中在一个画面上。

题西施石

王轩

岭上千峰秀,江边细草春。今逢浣纱石,不见浣纱人。

      今天遇到了曾经是西施洗衣的石头,只是看不见当年那个洗衣服的人。类“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春雪

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君看似花处,偏在洛城中。

       春风卷着漫天大雪,飘来飘去,落得到处都是。

题僧房

韩翃 

披衣闻客至,关锁此时开。鸣磬夕阳尽,卷帘秋色来。

名香连竹径,清梵出花台。身在心无住,他方到几回。

       晚磬鸣过之后,已是夕阳西下之时;这时站在僧房之内,卷帘远眺,只见秋高气爽,满山红叶,落日余晖,山岚初起,秋日的景色,一齐映入眼帘。写出僧寺环境之幽静寂寞。

长安秋夜怀陈京昆季

武元衡

钟鼓九衢绝,出门千里同。远情高枕夜,秋思北窗空。

静见烟凝烛,闲听叶坠桐。玉壶思洞彻,琼树忆葱笼。

萤影疏帘外,鸿声暗雨中。羁愁难会面,懒慢责微躬。

甲乙科攀桂,图书阁践蓬。一瓢非可乐,六翮未因风。

寥落悲秋尽,蹉跎惜岁穷。明朝不相见,流泪菊花丛。

        静则看到烟雾凝结在烛芯上不动,闲能聆听桐树叶儿落下的叹息。心明如同清澈的玉壶,回忆不离葱笼般的琼树。小小一瓢酒水并不能使人快乐,六翮羽毛还未因风而翱翔。“弱水三千,一瓢何足?”

       武元衡(公元758年―公元815年),唐代诗人、政治家,字伯苍。武则天曾侄孙。武元衡精于写诗,是中唐有名的诗人,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诗人宰相。

汴河闻笳

武元衡

何处金笳月里悲,悠悠边客梦先知。单于城下关山曲,今日中原总解吹。

       哪里传来金笳声,在月夜里悲切地响起,远方漂泊的人儿在梦中早已知晓。类“春江水暖鸭先知。”

山行

项斯

青枥林深亦有人, 一渠流水数家分。山当日午回峰影, 草带泥痕过鹿群。

蒸茗气从茅舍出, 缲丝声隔竹篱闻。行逢卖药归来客, 不惜相随入岛云。

       “点染法”选取“山当日午”、“草带泥痕”。“山当日午”一经“回峰影”渲染,那一渠流水,奇峰倒影,婆娑荡漾的美姿,立刻呈现目前。“草带泥痕”一经“过鹿群”渲染,那群鹿竞奔、蹄落草掩的喜人景象,立刻如映眼帘。

       项斯,生当唐末乱世,自觉怀才不遇,除做过小官丹徒县尉外,长期自身居草野,很熟悉山野风光。

同夫游秦

王韫秀

路扫饥寒迹,天哀志气人。休零离别泪,携手入西秦。

         既然踏上了征途,就不要露出我们的寒酸。(穷家富路)对于有志气的人,上天也是会怜悯的。

灉湖山寺

空山寂历道心生,虚谷迢遥野鸟声。禅室从来尘外赏,香台岂是世中情。

云间东岭千重出,树里南湖一片明。若使巢由知此意,不将萝薜易簪缨。1

       云层之上的东岭群峰千重,绿树环绕的南湖明澈如镜。

          1.就是巢父、许由,也会赞成我,不会用隐居来交换做官。“簪缨”最初源于古代官员的服饰。簪是中国古代发型中最基础的固定和装饰工具,在古代戴官帽时会用簪来固定,缨则是丝帽带,二者都是古代达官贵人冠饰的组成部分。后来逐渐借指高官显宦,从具体的冠饰形象转变为抽象的身份象征。“萝”本义指某些蔓生植物,《说文》中记载“萝,莪也” ;“薜”常指薜荔这种常绿灌木。在《楚辞·九歌·山鬼》中“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描绘了山鬼以薜荔为衣,女萝为带的形象,这里的女萝和薜荔就是“萝薜”所指植物的早期体现,为“萝薜”一词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后来,“萝薜”逐渐被用以指隐士的服装。南朝梁江淹《谢开府辟召表》中“庶幽居之士,萝薜可卷;奇武异文,无绝於古”,这里的“萝薜”就象征着隐士的穿着,体现出一种远离尘世、隐居山林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代园中老人

耿湋 

佣赁难堪一老身,皤皤力役在青春。林园手种唯吾事,桃李成阴归别人。

         我终年所做之事,就是亲手侍弄满园果木;可是,果苗长成林木,开花结实,却全归了别人。老园林工人在富豪人家从事园林劳动,他辛勤劳动,但劳动成果却归他人去享受。“唯吾事”与“归别人”形成强烈对比,控诉了社会的不公平,抒发了雇佣劳动者的怨愤,具有社会意义。(类于:我含辛茹苦养了一盆花,花开了却被一陌生人连盆带花端走了。一个女儿父亲的感慨。

锄草怨

司马札

种田望雨多,雨多长蓬蒿。亦念官赋急,宁知荷锄劳。

亭午霁日明,邻翁醉陶陶。乡吏不到门,禾黍苗自高。

独有辛苦者,屡为州县徭。罢锄田又废,恋乡不忍逃。

山门吏相促,邻家满仓谷。邻翁不可告,尽日向田哭。

        只有雨水充足才会使庄稼得到充分的浇灌,呈现出良好的长势,但与此同时杂草也会顺势长起,锄掉这些杂草需要很多工夫。(类于“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行岚州

杜审言

北地春光晚,边城气候寒。往来花不发,新旧雪仍残。

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自惊牵远役,艰险促征鞍。

       岚州这个地方山青水秀,风景优美,流水如琴声悦耳,青山如丹青画屏。

惠山寺

张祜

旧宅人何在,空门客自过。泉声到池尽,山色上楼多。

小洞生斜竹,重阶夹细莎。殷勤望城市,云水暮钟和。

       位于山间的惠山寺,泉水潺潺流淌,入池则流声尽失,成为一池清澈的贮水;山色青翠,美景如画,而登楼看得最清楚,更美丽。

水楼

王鲁复

山衔落日溪光动,岸转回风槛影浮。

座内数声来远鹤,烟中一派辨孤舟。

     远处的山峰,像张开一只大口,把太阳慢慢地吞下去了,夕阳余晖照在溪水上,不住地摇动;一阵山风迎面吹来,缓缓流动的溪水,被吹得倒流,岸边栏干的影子像飘在水面浮动。全取动态。

衡门春夜

钱起

不厌晴林下,微风度葛巾。宁唯北窗月,自谓上皇人。

丛筱xiǎo轻新暑,孤花占晚春。寄言庄叟蝶,与尔得天真。

        丛丛竹子轻摇在初夏的新热里,孤残朵花留住晚春时光。悠(yōu):“长久,遥远”,也可指动作、声音等缓慢、轻盈。莜(yóu):草本植物,如莜麦。峳yōu:传说中的怪兽名,形状像马,头长四只角。滺yōu:水流的样子。攸yōu:本义为击打,流水,引申指居处,处所。又用作句中语气词。还可作连词,相当于乃,于是。筱(xiǎo):指细小的竹子。跾[shū]行走迅速。[chōu]脚病。鋚tiáo1.铁。 2.辔首铜饰。焂shū光动貌。

金谷园落花

李建勋

愁见清明后,纷纷盖地红。惜看难过日,自落不因风。

蝶散余香在,莺啼半树空堪悲一尊酒,从此似西东。

       蝴蝶飞走之后,花香依旧留在空中;黄莺叫过之后,树枝上已经没有了树叶。

大堤曲

张柬之

南国多佳人,莫若大堤女。玉床翠羽帐,宝袜莲花距。

魂处自目成,色授开心许。迢迢不可见,日暮空愁予。

       她们的存在让人心生自慕,却又无法真正接近,只能让人在黄昏时感到孤独与忧愁。大堤曲:乐府西曲歌名,相和歌辞,内容多写男女爱情,与《雍州曲》皆出《襄阳乐》。梁简文帝《雍州曲》有以《大堤》为题的,为唐《大堤曲》、《大堤行》所本。

秋夕贫居述怀

孟郊

卧冷无远梦,听秋酸别情。高枝低枝风,千叶万叶声。

浅井不供饮,瘦田常废耕。今交非古交,贫语闻皆轻。

       那高高低低的树枝,被风吹得摇来摇去,一霎也不得安宁,被风吹打的树叶纷纷飘落,这秋声更添加了我悲秋的愁绪。

附:金句大全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曹雪芹《访妙玉乞红梅》

       酒还没有打开杯子,诗句也没有构思好,于是去寻找春天的气息,询问腊月的消息来到蓬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山间的美景使飞鸟也怡然自乐,而潭水的倒影让人俗念全消。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梅尧臣《陶者》

      挖尽了门前泥土用来做瓦,可是自己屋顶上却没有一片瓦。对比的手法。

已忍伶俜língpīng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杜甫《宿府》

        已经习惯了这十来年漂泊流离的苦难,现在,就象庄子所说的鸟儿一样吧,姑且借一枝而偷安。“伶俜”:流离孤苦之貌。

义典则弘,文约为美。——《文心雕龙·铭箴》

       命意典雅,就显得宏伟;为文简洁,才算得精华。

和氏之璧,出于璞石;隋氏之珠,产于蜃蛤——《潜夫论·卷一·论荣》

       卞和的美玉出自璞石,隋侯的宝珠产于蛤蜊。中堂生负苞,山野生兰芷。类于英雄出于草莽,伟大寓于平凡。

乌鸟之狡,虽善不亲。不重之结,虽固必解;道之用也,贵其重也。——《管子·形势》

       乌鸦性本狡诈,虽然看起来互相友善和好,但实际上互不亲近;不是慎重结交的朋友,关系虽然看似牢固,但最终定会破裂。因此,在运用道(这里指交友之道)的时候,贵在慎重。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王安石《读史》

       历史记载难以完全表达高贤真意的感慨,认为史书不过是故纸堆,无法真正传达历代高贤的品格。历史是统治者的遮羞布和化妆品,是失败者的“刺字”和枷锁。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玉楼春·春恨》

       无情人哪里懂得多情的人的苦恼,一寸相思愁绪竟化作了万缕千丝。与其多情,不如无情。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阳光照耀下如彩虹一样绚烂,天气清和时像风雨一样可闻。居安思危,天晴似听风雨声。

光阴寸隙流如电,风霜两鬓白如练。——薛昂夫《塞鸿秋·功名万里忙如燕》

       时光如电,岁月无情,人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老去。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

        如果砍去了月中的桂树,月亮的光辉会更加清澈皎洁。诗人通过这种想象,表达了自己渴望与家人团聚的愿望。

碧云红雨小楼空,春光已到销魂处。——张翥《踏莎行·芳草平沙》

       碧空中的云,飞扬的落花,人去楼空,春光将尽。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贾岛《寄韩潮州愈》

       我的心与你相随共同乘上木兰舟,一直到达遥远的天南潮水的尽头。用木兰树造的船。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下:“ 木兰洲 在 潯阳江 中,多木兰树。昔 吴王 闔閭 植木兰於此,用构宫殿也。 七里洲 中,有 鲁般 刻木兰为舟,舟至今在洲中。诗家云木兰舟,出於此。”后常用为船的美称,并非实指木兰木所制。 唐 罗隐 《秋晓寄友人》诗:“更见南来钓翁説,醉吟还上木兰舟。” 南唐 冯延巳 《喜迁莺》词:“忽忆去年离别, 石城 花雨倚江楼,波上木兰舟。” 宋 慕容嵓卿 妻《浣溪沙》词:“满目江山忆旧游,汀洲花草弄春柔,长亭艤住木兰舟。” 明 李东阳 《送崔指挥谦漕运还大河》诗:“滞雨浓云黯不收,漕歌声动木兰舟。”(阴沉的雨和浓厚的云无法收敛,漕运的歌声伴随着木兰舟的摇曳。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徐凝《庐山瀑布》

       千百年来一直长久的如一匹巨大的白练飞挂在这涯口,这长久不息的瀑布硬硬生生的分界开了青青的山色。亦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气势。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袁凯《京师得家书》

       绵绵的江水有三千里长,家书有十五行那么长。“十五行”意味着家书的内容非常简短,无特指。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陆游《沈园二首》

       离她香消玉殒已过去四十多年,沈园柳树也老得不能吐絮吹绵。“梦断香消”句:作者在禹迹寺遇到唐琬是在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其后不久,唐琬郁郁而死。作此诗时距那次会面四十四年,这里的“四十”是举其成数。香消,指唐琬亡故。稽(jī)山:即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东南。古来往往以“香销玉殒”喻女子之亡,“梦断香消”即指唐氏之死。陆游于八十四岁即临终前一年所作悼念唐氏的《春游》亦云:“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唐氏实际已死四十四年,此“四十年”取其整数。这一句充满了刻骨铭心之真情。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白居易《杨柳枝词》

        春风吹来,柳树上的千万枝条变得嫩绿,好像黄金的颜色,这些枝条比丝还柔软。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梅尧臣《春寒》

      春天寒意中,蝴蝶收敛双翅、花儿无法舒展的清冷景象,寓含了诗人对自然与人事的深沉感慨。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梅尧臣《鲁山山行》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的意思是:好峰随观看的角度的变化而变化,沉醉于一人在蜿蜒幽深的小路上游览的野趣,竟忘了走到了什么地方。类于“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增广贤文·上集》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天上的浮云随风飘荡,有时把太阳遮住,使我看不见长安城,而不禁感到非常忧愁。“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乐观主义更浪漫。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柳絮在春风的吹拂下,如癫如狂,肆无忌惮的飘舞着,还有那轻薄不知自重的桃花,追逐着春江的流水欢快的向远方飘去。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知道您经常度越祁连城,哪里会害怕见到轮台月。祁连城:十六国时前凉置祁连郡,郡城在祁连山旁,称祁连城,在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南。轮台:唐代庭州有轮台县,这里指汉置古轮台(今新疆轮台县东南)。“何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一个惯于闯荡天下的英雄形象。

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苏轼《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

       在花下安排酒席杏花清香流溢,客人争攀枝条花片如纷纷香雪。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张旭《山行留客》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的意思是:山光物态沐浴于春日的光辉中,不要因为几朵阴云就打算回去。错为“莫为轻阴便拟扫”。扫轻阴似更有诗意。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类“年年花相似,岁岁人不同。”“秦时明月汉时关”“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我恨君生迟,君恨我生早。”具有类似的心情。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唐寅《桃花庵歌》

       我只想老死在桃花和美酒之间,不愿意在达官显贵们的车马前鞠躬行礼、阿谀奉承。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或陶渊明感叹:“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王恭《春雁》

      一夜之间,春风吹遍了衡阳城,雁儿盘算着路程,准备立刻从楚水边飞回燕山旁。有“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之神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之辽阔。

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多。——《增广贤文·上集》

       这是美与实的争议,柳与枣也有此争议,但各有长短。

树欲静而风不停,子欲养而亲不待。——《孔子家语·致思》

       不想严肃话题由此起兴,类“树欲静而风不止”,似不相承。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谁能理解英雄情怀?自古英雄多寂寥,爱恨本难消。

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王勃《秋江送别二首》

       我面对滚滚流淌的江水感到时光在不断流逝,本已为人生中的经常离别而伤怀,现在又看到渡口的树荫下停着你即将离去的船只。“野渡无人舟自横。”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黄巢《题菊花》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有“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之壮,“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之豪。

晓带轻烟间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寇准《柳》

       清晨,杏花在细如青烟的柳丝中若隐若现。夜晚,露珠轻柔地拂去深绿色柳叶上的尘沙。

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王安石《浣溪沙·百亩中庭半是苔》

      山桃溪杏,还有类“秦砖汉瓦“、”唐诗宋词”、“秦皇汉武”、“山高水长”等,一个时代、地方物与人的标志。

   断送落花三月雨,摧残杨柳九秋霜。——《水浒传·第十六回》

       落花,本即桃李,与杨柳不对。

愁心视春草,畏向阶前生。——王维《杂诗三首 / 杂咏三首》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毛泽东《菩萨蛮·大柏地》

梦泽悲风动白茅,楚王葬尽满城娇。——李商隐《梦泽》

       昔日轻歌曼舞的盛况已烟消云散了,当年楚灵王葬宫女的地方,眼前所见是秋风吹动白茅,发出萧萧悲声,一片荒凉的景象;那时楚王好细腰美女,把全城的美女都葬送了。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佚名《秦风·无衣》

        谁说没有战衣?与君同穿战袍。风雨同舟、同舟共济。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新冠疫情中被日本引用,一时流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