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句话,是老子对前文论述的高度凝练与总结。其表明,人们针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和观察时,常常会由于立场和角度的差异而收获千差万别的结果。 这里的“此两者”:指的是前文提及的“无”与“有”。“同出而异名”:是指这两者都源于人们对同一客观存在的事物内容进行认知和观察的时候,由于各自的立场和角度不一样,所得出来的结论以及表现形式就会有千差万别。但这种差异并非是事物本身有什么割裂的地方,纯粹就是大家看待它的视角不同。 “同谓之玄”:则进一步阐释了这种情况的本质特点。这种因为基于同一个客观事物,因为视角不同而产生不同表现形式的情况,老子把它称为“玄”。它有着难以捉摸的特质。就好比大家都在观察和认识同一个事物内容,因为每个人的立场和角度千差万别,那么每个人对“道”的状态感知和把握也就不一样了,于是就会有很多关于“时至而势至”和“所需满足的客观条件”的不同结论。这在现实生活中,因立场和角度不同而产生的差异随处可见。以商业竞争为例,企业家和消费者面对同一场竞争时,就可能得出全然不同的结论。企业家看待这场竞争的时候,眼睛里看到的是市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心里琢磨的是怎样通过战略布局来战胜对手,赢得优势;可是消费者呢,他们关注的点就在产品的性价比和使用体验上,一心想着的是怎么能选到最能满足自己需求的产品。这就是因为立场和角度的不同,大家面对同一场商业竞争产生了截然不同的认知和结论。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不同的结论并不是相互抵触的。它们就像从不同的侧面去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企业家从宏观层面把握市场趋势,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制定方向;消费者从微观层面关注产品细节,为市场的优化和升级提供反馈。正是这种多元的认知和视角,为我们开启了一扇通往世界奥秘的大门。它让我们能够突破单一视角的局限,从多个维度去理解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在探索“众妙之门”的漫漫征途中,我们不断前行,追寻着对“道”的更深刻领悟。 |
|
来自: yinweiming77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