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北针王”郑魁山的39个家传针灸秘方(必须收藏3)

 东海蓝鲸 2025-05-15
二十四、温通经络方
肩髃、曲池、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悬钟。
手法:肩髃、曲池、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悬钟,依次从上往下用烧山火法,使热感传到肢末端,以温经活络,通调气血。
主治:瘫痪、痿躄、半身不遂等。
温通经络阳陵泉,肩髃曲池合谷连,
外关环跳三里穴,悬钟瘫痪即可安。
二十五、清心安神方
巨阙、内关、神门、丰隆、公孙。
图片
手法:巨阙、神门用平补平泻法,内关、丰隆、公孙用凉泻法,使上下肢有凉感,留针20~30分钟,以祛痰降逆,清心安神。
主治:热犯心包,神昏谵语,喜笑若狂。
清心安神取内关,巨阙丰隆与神门,
公孙穴用凉泻法,神昏谵语即离身。
二十六、清心醒神方
内关、人中、合谷、丰隆。
手法:人中向鼻中隔斜刺,以有泪为度,内关、丰隆用凉泻法,使其产生凉感,合谷用怪蟒翻身法,以祛风豁痰,清心醒神。
主治:疯狂、癔病、脏躁症、精神病。
清心醒神取内关,怪蟒翻身合谷边,
人中丰隆凉泻法,疯狂脏躁即可安。
二十七、清肺止咳方
肺俞、大椎、尺泽、列缺、少商。
图片
手法:少商点刺出血;大椎、肺俞用凉泻法,使凉感传到胸部,不留针;尺泽、列缺用凉泻法,使上肢有凉感,留针20~30分钟,以清热宣肺,豁痰止咳。
主治:风热犯肺,身热鼻煽,咳喘胸痛。
清肺止咳取肺俞,大椎尺泽列缺泻。
少商点刺几滴血,热咳痰喘即可解。
二十八、清热理中方
尺泽、委中、中脘、天枢、足三里。
手法:尺泽、委中用三棱针点刺出血,以泻毒热,止吐止泻;中脘、天枢、足三里用平补平泻法,留针20~30分钟,以疏导胃气。
主治:霍乱腹痛,上吐下泻。
清热理中足三里,尺泽委中血几滴,
中脘天枢理中气,霍乱吐泻效真奇。
二十九、清热解毒方
翳风、颊车、合谷、商阳、少商。
手法:商阳、少商点刺出血;翳风、颊车、合谷用凉泻法,使口腔与上肢有凉感,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痄腮温毒,口唇生疮,咽喉肿痛。
清热解毒针翳风,颊车合谷凉感生,
商阳少商几滴血,痄腮口疮见奇功。
三十、补中益气方
中脘、天枢、气海、足三里。
手法:中脘、天枢、气海用热补法,使腹部及会阴部有热感,足三里用热补法使下肢有热感。留针20~30分钟,以暖脾温中,益气涩肠。
主治:脘腹隐痛,消化不良,脾虚泄泻等。
补中益气足三里,中脘天枢气海居,
热补留针和气血,温脾暖腹最适宜。
三十ー、培元止泻方
中脘、天枢、气海、腰俞、会阳。
图片
手法:中脘、天枢、气海用热补法,使腹部及肛门有热感,留针20~30分钟,出针后针腰俞、会阳,使热感传到小腹及肛门,以暖腹涩肠,培元止泻。
主治:脾肾虚损,久泻久痢,五更下泻。
培元止泻取会阳,中脘天枢气海当,
腰俞适以热补法,脾虚肾泻得安康。
三十二、升提举陷方
中脘、梁门、天枢、气海、足三里。
手法:中脘向下斜刺透下脘,梁门向下斜刺透关门,天枢向下斜刺透外陵,气海向下斜刺透关元,足三里用热补法,使腹部及下肢有热感,以温中暖腹,促使胃腑提升。
主治:中气下陷,下元不固,胃腑下垂。
升提举陷足三里,中脘梁门透关门,
天枢气海关元透,胃腑复位效如神。
三十三、养心定痛方
心俞、膻中、巨阙、内关。
图片
手法:心俞用热补法,使热感传到胸部,不留针;膻中、巨阙、内关用热补法,使胸腹部及上肢有热感,留针20~30分钟,以补益气血,养心安神。
主治:心血虚损,脉律不整,心绞痛等。
养心安神取心俞,膻中巨阙内关补,
四穴如能明补泻,心痛胸闷即可除。
三十四、升提摄血方
隐白、行间、人中。
图片
手法:隐白、行间向上斜刺,用补法,使针感向腹部传导,人中向鼻中隔斜刺,用补法,有泪为度,留针30~60分钟,以固气摄血,回阳救脱。
主治:血崩昏迷,月经过多等。
升提摄血配方好,隐白统血人中妙,
更有行间调肝血,血崩昏迷有奇效。
三十五、回阳固脱方
人中、神阙、关元、腰俞、会阳。
手法:人中向鼻中隔斜刺,有泪为度,神阙、关元隔盐灸20~30壮;腰俞、会阳向上斜刺,用热补法,使热感传到腰部及腹部,留针10~20分钟,以培元醒神,回阳固脱。
主治:中风脱证,亡阴亡阳等一切险症。
回阳固脱灸神阙,关元腰俞与会阳,
人中穴中定要补,脱气脱血保安康。
三十六、消食导滞方
上脘、中脘、天枢、三关。
手法:上脘、中脘、天枢点刺;三关点刺出血或挤出黄水,以消食导滞,通调胃肠。
主治:小儿乳食积滞,吐乳吐食,消化不良。
消食导滞取上脘,中脘天枢一齐点,
三关纹上几滴血,乳食积滞便可痊。
三十七、消肿镇痛方
阿是、手小节。
图片
手法:阿是(闪挫伤局部未破处)用围刺法,起针后针手小节,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用平补平泻法,留针20~30分钟,留针20~30分钟,留针期间每3~5分钟行针1次,使针放散传导,同时让患者活动患处,以活血化瘀,疏经止痛。
主治:闪挫跌打,筋肉损伤,无伤口、骨折者。
消肿镇痛阿是先,四周围刺活瘀血,
后针健侧手小节,挫伤肿痛即可解。
三十八、消坚散结方
阿是、人迎、天髎、曲池。
图片
手法:阿是用围刺法和青龙摆尾法,徐徐拨动;人迎透扶突,曲池透臂臑,用提插平补平泻,使“气至病所”,以活血化瘀,散结消肿。
主治:瘿肿、瘰疬。
消坚散结取阿是,人迎天髎与曲池,
围刺提插平补泻,瘿肿瘰疬即可治。
三十九、排脓消肿方
阿是、大椎、合谷。
手法:阿是(囊肿顶端),用三棱针点刺,将胶状黏液或脓水挤净,使囊肿或脓肿消失,再用平补平泻法针大椎、合谷,可防复发。
主治:腱鞘囊肿,良性脓肿。
排脓消肿在顶端,阿是大椎合谷边,
若将黏液挤干净,腱鞘囊肿就可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