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打工人们 ![]() 汇报时,你有没有观察上级或老板最喜欢问的关键词是什么? 比如:月初的时候,上月销售额显著增长。
再比如:月末的时候,用户满意度不好。
由此可见,Why和So what,是决策者提问的两个高频关键词;而执行者一直在描述问题强调事实,他们的关键词是What。 执行思维的典型表现是描述事实(What);决策思维的典型表现是问Why和So what,不仅不断逼问别人,更是极限逼问自己。 ![]() 01 因为与执行者只关注“发生了什么”不同,决策者不仅想知道发生了什么问题,更关注问题背后的原因和未来的影响。
所以,下次决策者再这样问的时候,不要认为他们是在为难你,其实他们也是在问自己,Why和So what已经成为他们刻在脑海里的习惯性思维了。决策者之所以成为决策者,也是他们不断使用Why和So what思维的结果。
02 培养Why思维有很多种方法,我在新书《结构化分析:商业分析+个人成长双维精进》里有系统介绍,这里介绍一种最简单、适合于普通人的方法,叫5Why法,这种方法任何人都可以学会。 1. 什么是5Why 做商业分析和数据分析的同学都知道下钻和上卷,但是普通人面对复杂的指标不知如何下钻,而5Why法其实就是普通人最好的下钻分析法。 ![]() 5Why法又称5问法,首创者是丰田的大野耐一,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有人问:“丰田的汽车质量怎么会这么好”?他回答说:“我碰到问题至少要问5个为什么”。 大野耐一总是爱在车间走来走去,停下来向工人发问。他反复就一个问题问“为什么”,直到回答令他满意、被他问到的人也心里明白为止。 所以,它是对一个问题连续问5个为什么(实际不一定非是5个),然后沿着因果关系顺藤摸瓜,从表层原因到近层原因、到中间原因、再到远层原因,直到探究出本层原因,从而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2. 如何用 那具体如何使用呢?举个例子,你们公司App的日活下降了。 ![]() (1)描述问题 。 在过去1周,APP日活环比下降了20%。 (2)连续问Why。
到这里,我们就找到了日活下降的根本原因:为了盲目追求新功能的发布速度,牺牲了产品的稳定性。 3. 能帮你做什么 5Why法本质就是不断对问题下钻,一直触及问题本质。所以,它有3个作用。
03 1. 什么是So what So what就是不断地追问“所以呢”,这样不仅能看到问题带来的直接结果,还能看到结果的结果。 看到结果的结果有什么用呢?它能够帮助我们判断问题的严重性,规划解决问题的优先级,提前规避和解决问题,预测挑战。 所以,So what的本质其实是系统思维,也就是做更长远、更整体、更系统性地思考。比如,下象棋时,下每一粒棋子前都考虑清楚后续的结果及对策,走一步看三步,其实就是不断寻问自己So what的表现。 2. 如何用 方法与前文介绍的5Why法非常像。5Why是连续询问多个“为什么”,而So what则是连续询问多个“So What”(所以呢)。 我们仍然举上文的例子:你们公司App的日活下降了。 ![]() (1)描述问题 。 在过去1周,APP日活环比下降了20%。 (2)连续问So what。
到这里,我们就能判断出来APP日活下降的结果、结果的结果和问题的严重程度:短期结果是用户流失,长远结果是影响公司和估值。据此判断App日活下滑的结果很严重,必须马上高优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3. 能帮你做什么
04 我们仍然举上文的例子:你们公司App的日活下降了。 (1)描述问题 。 在过去1周,APP日活环比下降了20%。 (2)用5Why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 在上文,我们得到了日活下滑根本原因:为了盲目追求新功能的发布速度,牺牲了产品的稳定性。 (3)用So what判断问题的严重程度和优先级。 在上文,我们判断出了App日活下滑的结果很严重,必须马上高优解决这个问题。 (4)提出解决方案。
05 所以,下次汇报前,和老板打交道时,分析解决问题时,一定要先问自己3个问题:
当你对What、Why和So what充分熟练之后,就能感知到自己从执行者的思维转变为决策者的思维,就会发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