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中,“礼”与“义”是极为重要的两个概念。在儒家思想中,礼是“人伦日用之常”,“君子之道也,始乎入德,止乎入圣”。仁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学,其中孝悌为本、忠信为先、廉耻为末。 仁是个体的人对于家庭、社会、国家乃至天下的普遍关怀。“仁者,爱人也。”在儒家思想中,“义”与“礼”是同等重要的两个概念:礼即是个体对家庭、社会、国家乃至天下的普遍关怀;义则是个体对于家庭关怀。 一、“礼”“义”之异同 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理解“礼”与“义”的含义,《论语》中孔子曾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可见孔子认为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道义就会带来灾难,而君子之所以称之为君子,是因为他行有道义之举,他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 因此,“礼”与“义”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对于义的限制,这一点可以从《礼记》中所记载的内容上看出来。 展开剩余9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