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山东:泰安.泰山】东脚印记(340)“风韵齐鲁 魅力山东”(双飞)十一城全景大环游(十三)“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 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中国5A级旅游景区”--泰山... 东岳泰山即泰山(中国著名景点,东岳,山东中部山岳)。 泰山(Mount Tai),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中国5A级旅游景区,首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中部,是中外闻名的游览胜地。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7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的之称。 泰山是中国五岳之首,古名岱山,又称岱宗,位于山东省中部,济 南、长清、肥城、泰安之间。其南麓始于泰安城,北麓止于济南市,方 圆426平方公里。矗立在鲁中群山间。泰山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7米。 泰山是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又是天然的艺术与历史博物 馆。泰山约形成于3000万年前新生代中期。泰山区域地层古老,主要由 混合岩、混合花岗岩及各种片麻岩等几种古老岩石构成,距今约24-25亿 年,属于太古代岩类。泰山有“五岳之长”、“五岳独尊”的称誉。泰 山上存有许多人文景观。据中国古代各朝代文献记载,此山经常是皇帝 设坛祭祀祈求国泰民安和举行封禅大典之地。第一个在此举行大规模封 禅仪式的是秦始皇,在泰山封禅祭祀被人认为是天神必将赐予吉祥的 符瑞”,这便形成泰山大典的历代传统。 泰山雄峙于山东中部,古称“岱山”、“岱宗”,春秋时改称“泰 山”。泰山前邻孔子故里曲阜,背依泉城济南,面积达426平方千米,主 峰玉皇顶海拔1532.7米。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文化 遗产名录。 古人形容“泰山吞西华,压南衡 中华国山 世界泰山,驾中嵩,轶北恒,为五岳之长”。古代传统文化认为,东方为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故泰山有“五岳之长”、“五岳独尊”的称誉。因其气势之磅礴为五岳之首,故又有“天下名山第一”的美誉。5万年前的新泰人化石遗存和40万年前的沂源人化石遗存显示出这一带早期的人类活动。泰山南麓的大汶口文化,北麓的龙山文化遗存也反映出早期黄河流域氏族部落的活动状况。战国时期,齐国沿泰山山脉直达黄海边修筑了长约500千米的长城,今遗址犹存。进入秦汉之后,泰山逐渐成为政权的象征。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古代历朝历代不断在泰山封禅和祭祀,并且在泰山上下建庙塑神,刻石题字。古代的文人雅士更对泰山仰慕备至,纷纷前来游历,作诗记文。泰山宏大的山体上留下了20余处古建筑群,2200余处碑碣石刻。
泰山石刻——五岳独尊
泰山多松柏,更显其庄严、巍峨、葱郁;又多溪泉,故而不乏灵秀与缠 泰山后山--姊妹松(5元人民币图案)[1]
绵。缥缈变幻的云雾则使它平添了几分神秘与深奥。它既有秀丽的麓区、静谧的幽区、开阔的旷区,又有虚幻的妙区、深邃的奥区;还有旭日东升、云海玉盘、晚霞夕照、黄河金带等十大自然奇观及石坞松涛、对松绝奇、桃园精舍、灵岩胜景等十大自然景观,宛若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人文景观,其布局重点从泰城西南祭地的社首山、蒿里山至告天的玉皇顶,形成“地府”、“人间”、“天堂”三重空间。岱庙是山下泰城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前连通天街,后接盘道,形成山城一体。由此步步登高,渐入佳境,而由“人间”进入“天庭仙界”。
泰山风景区内,有山峰156座,崖岭143座,名洞72处,奇石72块,泰安市泰山石刻(25张)溪谷130条,瀑潭64处,名泉72眼,古树名木万余株,古遗址42处,古墓葬13处,古建筑58处,历代刻石2500余处,石窟造像14处,近现代文物12处,文物藏品万余件。其中城子崖遗址、现存最早的石塔-四门塔、大汶口遗址、灵岩寺、岱庙、千佛崖石窟造像、龙虎塔、九顶塔、冯玉祥墓,唐大观峰石刻,北齐经石峪金刚经,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泰山风景以壮丽著称。重叠的山势,厚重的形体,苍松巨石的烘托,云烟的变化,使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泰山日出是岱顶奇观之一,也是泰山的重要标志,每当云雾弥漫的清晨或傍晚,游人站在较高的山头上顺光看,就可能看到缥缈的雾幕上,呈现出一个内蓝外红的彩色光环,将整个人影或头影映在里面,好象佛像头上方五彩斑斓的光环,所以被称为“佛光”或“宝光”。泰山佛光是一种光的衍射现象,它的出现是有条件的。据记载,泰山佛光大多出每年6~8月份的半晴半雾的天气,而且是太阳斜照的时候。泰山还以石刻众多闻名天下,这些石刻有的是帝王亲自提写的,有的出自名流之手,大都文辞优美,书体高雅,制作精巧。泰山现存有石刻1696处,分为摩崖石刻和碑刻,既是记载泰山历史的重要资料,又是泰山风景中的精彩去处之一。泰山的风景名胜以主峰为中心,呈放射形分布,历经几千年的保护与建设,泰山拔起于齐鲁丘陵之上,主峰突兀,山势险峻,峰峦层叠,形成“一览众山小”和“群峰拱岱”的高旷气势。 4 5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