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湿热“三大克星”:三仁汤、甘露消毒丹、藿朴夏苓汤,如何选用?

 tnj660630 2025-05-15

五月中旬以来,气温攀升,降雨增多,很多人会遭遇一个“老大难”问题——湿热。“老”是古代现代都深受困扰,“大”是湿热会影响全身,“难”是治疗调理容易反复。

湿热就是外湿或内湿、外热或内热,这4个因素随意组合勾结,在人体横行捣乱,阻滞阳气运行,产生郁积。气滞生火,火与湿结合,就会化为湿热,拖得久了,还可能化为湿毒,恋体难除。

湿热有三种主要证型表现:湿重于热、热重于湿、湿热夹杂并重。湿热在体内是无形的,用现代化验方式检查基础生理指标,基本是正常的,但人体就是感觉不对劲,等严重到一定程度,会在全身出现异常。

以头面部为例,起码出现7个异常,反映5个脏腑拉警报:

1、湿热在头皮——肺在警告,肺主皮毛,头皮长疙瘩、发痒。

2、湿热在眼——肝在提醒,肝开窍于目,眼睛泛红肿痛。

3、湿热在面部——心在提醒,心之华在面,脸部长痘疮、冒红斑。

4、湿热在鼻——肺在提醒,肺开窍于鼻,鼻子痒热痛,生疮。

5、湿热在耳——肾在提醒,肾开窍于耳,耳内耳廓疼痛,长脓包。

6、湿热在口舌——心在提醒,舌为心之苗,舌头发疼,溃疡长疮。

7、湿热在牙周——胃在提醒,牙龈归胃,牙龈红肿疼痛出血。

注意,这仅仅是湿热在头面部小范围的7种突出症状,放眼全身,问题就更多了,尤其是湿热从病位看,有脾胃湿热、肝胆湿热、大肠湿热、膀胱湿热4种,湿性趋下,热火炎上,全身就多处“冒泡”。

中医怎么治疗湿热?从脏腑看,健脾、疏肝、和胃、清心、泻肾;从步骤看,清肺热、健脾运、利小便,采用宣上、畅中、渗下的方法,等等,由此出现不少经典治法、经典方剂。

治湿热的方剂有龙胆泻肝汤茵陈蒿汤八正散二妙散清胃散葛根芩连汤等等,但从功效、病机等多方面综合衡量,有三个方剂药力更猛、适应范围更广,又叫“湿热三剑客”,它们是:

三仁汤、甘露消毒丹、藿朴夏苓汤,这三个方剂虽然都诞生和流行于清代,现在仍在用,但各自的出处、组方等各方面都不同,意味着虽然同治一种病症,在病位、病机等方面有不同之处,逐个来分析一下。

1、三仁汤

该方出自《温病条辨》,全方由8味药组成,配伍为:

君药3味:杏仁、白蔻仁、薏苡仁,因此得名“三仁汤”,其中杏仁入肺,宣利上焦,白蔻仁入脾醒化中焦,薏苡仁入脾利渗下焦。

臣药2味:半夏、厚朴,这两个药是和胃消痞,行气燥湿的著名药对,配合运化中焦脾胃。

佐使药3味:滑石、通草、竹叶,清热、利湿、引经,导邪下行。

三仁汤以运化脾胃先行,解湿热困阻三焦之局面,用宣上、畅中、渗下三焦分消之法,解决湿热并重、阻滞气机、肺气不宣等问题,适用于湿温初起、暑温夹湿病症。

2、甘露消毒丹

该方出自《续名医类案》,后收录于《温热经纬》,又叫“普济解毒丹”,全方由11味药组成,配伍为:

君药3味:茵陈、黄芩、飞滑石,组成清热利湿的配合。

臣药3味:藿香、石菖蒲、白豆蔻,芳香化浊、醒脾提气。

佐药4味:射干、连翘、薄荷、川贝,佐助利湿,散结利咽,清热利渗。

使药1味:木通,引导湿热下行。

甘露消毒丹以化湿药和清热药为主,清热药居多,反映了该方用于热重于湿的症状,尤其是热邪上蒸头面、湿热熏蒸肝胆,郁阻气机、热毒上壅之时,现代多见于湿温时疫,是除疫解难的好帮手。

3、藿朴夏苓汤

该方出自《医原》,全方由10味药组成,配伍为:

君药3味:藿香、厚朴、半夏,芳香、化湿、醒脾、降逆、化痰。

臣药3味:杏仁、白蔻仁、薏苡仁,有意思的是,藿朴夏苓汤的3大臣药,刚好是三仁汤的君药,三仁汤的两大臣药,刚好是藿朴夏苓汤的君药。意味着藿朴夏苓汤也采取三焦宣、畅、渗的治法。

佐药3味:茯苓、猪苓、泽泻,利水渗湿,这3味药,是中医“临床十大名方”五苓散的主药,主要作用是祛湿利水通淋。

使药1味:通草,清热、通淋、利尿。

藿朴夏苓汤相当于综合了三仁汤、五苓散的主要功效,全方药材以芳香化湿为主,主要适用病机为湿重于热,三焦气滞,气郁生火,形成湿热,突出特点是湿邪困阻。

总结起来,三仁汤、甘露消毒丹、藿朴夏苓汤,都是“头重身沉”的方剂,“头重”是指君药都为3个药材,在中药方里不多见,也侧面反映了治湿热要下重手;“身沉”是指臣药、佐药占比不小,辅助君药打开局面,尤其在上焦、中焦、下焦同时用力。

最大的不同,是三仁汤用于“湿热并重”,三焦并治;甘露消毒丹用于“热重于湿”,退热为先,再除湿浊,非常切合瘟疫高热不退的特点;藿朴夏苓汤用于“湿重于热”。芳香化湿、淡渗利水。

这三个药使用时机不同,注意辨证不能错用,否则会伤正。临床选择这“三剑客”当中的任何一个,还要注意在湿热之症缓解后,及时健脾,防止祛湿太过而伤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