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匮要略》137方——第62方、陈皮汤

 谷山居士 2025-05-16

第六十二方——陈皮汤


呕哕二十三: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

橘皮四两生姜八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下咽即愈。

干呕哕者,胃气上逆,浊阴涌泛也。肺气阻滞,郁生痰涎,遏抑清阳,不得四布,故手足厥逆。陈皮汤,陈皮生姜,降冲逆而行瘀浊也。

1 干呕哕者,胃气上逆,浊阴涌泛也。若手足厥者,此是痰涎在胸,气厥不降也。

胃气上逆,肺气阻滞,则郁生痰涎,即为浊阴涌泛,痰涎在胸,又阻格肺胃之气,不能下降,故气厥不降,即为干呕哕者。陈皮、生姜,泄胸膈痰涎壅塞,气降则不厥

2 手足厥冷者,即为痰厥也。是痰涎在胸,气厥不降,则阴阳不交,故手足厥冷也。此手足厥冷者,是属痰厥,是属厥逆也。此注解是依据,厥阴病,瓜蒂散证也。

厥阴十六: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

手足厥冷,则知阴阳不交。邪结而胸中,则知痰结在胸,是为痰厥,痰涎阻气,气厥不降也。

陈皮汤——干呕哕者,上焦痰实,气厥不降,故手足厥逆。

瓜蒂散——心下满烦,邪结在胸,气厥不降,故手足厥冷。(厥阴十六)

  肺在上焦而主收敛,与肝在下焦而主升发,同样重要,不可忽视。痰实壅塞,气厥不降,也是厥逆,阳不交阴,故手足厥逆也。

1痰实厥证——有持桂里医案

方舆輗云:……尝有一男子,暑日霍乱,吐泻已止,干呕未止,兼发哕,手足微厥脉细至欲绝,更医数人,凡附子理中汤,四逆加人参汤、吴茱萸汤,参附、参姜之类,殆尽其术,一不容受,余最后至,诊之,少有所见,即作橘皮汤令煮,取澄清、冷热得中,细细啜之,余镇日留连于病家,再四诊视,指令服药之度移时,药达,稍安静,遂得救治。(摘自《皇汉医学》《金匮要略今释》)《金匮要略临床研究》《金匮方百家医案评议》《金匮要略浅述》《金匮要略阐释》《常用金匮方临床应用》《金匮要略的辨证方法与临床应用》《金匮要略规划教材》《金匮要略汤证论治》《金匮要略方义》《经方直解》《金匮要略临床新解》《金匮要略高级院校教学丛书》

论:手足厥逆,就是阴阳不交。用温燥回阳救逆诸方,要么是温中,交济阴阳。要么是温燥三阴,以回阳救逆,治其阴厥,以阴阳交济。皆不能愈。干呕哕者,病在上焦不通,阳厥不降,不能交阴也。此是上焦痰实,阻格肺气收敛下降,格拒上焦之阳,不能下交也。必用陈皮,泻去膈上浊阴,开通隧路,则阳气下降,交于阴也,阴阳相交,则手足温回,脉也阳回。

2水饮——连建伟医案

1972年秋,某日黄昏后,余自觉有气从胃部上冲,欲呕而不得,欲呃而不能,四肢微冷,病苦难以名状。窃思此乃水饮停于中院,阻碍气机,欲升不得,欲降不能,阳气不达于四之故。遂搜寻橘皮、生姜二物(因时值深秋,已有鲜橘,食橘后留下橘皮,业已干燥,且秋令收获生姜,家有所藏),各取6克许,煎汤温服。药汤下咽须,诸证即愈,与数分钟前判若二人,真简便良方也。

按:饮停中脘,气机阻塞,投以橘皮汤,竟获立竿见影之效。证明仲景方后注云:“下咽即愈”,并非虚语。《金匮方百家医案评议》《经方观止金匮篇》《金匮要略与临床案例》

3呃逆——余泽运医案

刘某,男,50岁。2017年6月25日诊。呃逆3天,伴胃脘痞满不适,舌质淡苔白滑。

用橘皮汤合旋覆代汤。陈皮40克,生姜80克,旋覆花(包前)12克,代赭石(打碎包)20克,大枣10枚,清半夏15克,炙甘草15克,白芍20克,太子参20克。2剂,水煎服。上药服完,诸证皆愈。

按语:本案含两组症状①呃逆不止,舌质淡苔白滑,乃胃寒气逆,橘皮汤证;②胃脘满堵塞伴呃逆为胃虚痰阻,肝胃气逆的旋覆代赭汤证。《重读金匮》

4呃逆——王廷富医案

何某,女,18岁,巴中县恩阳镇农民。1958年8月,母女同来求治。近几天降雨,今晨起床时,突感吸冷气一口,于是呃逆频频不止,声高,膈间疼痛,面色正常,精神尚可,舌淡苔白腻,脉弦滑。此寒气动膈之逆证,拟以解逆散寒法,方用陈皮12g,姜半夏15g,生姜12g,茯苓12g,甘草3g。服1剂,服药2小时后复诊。当天上午11时许,母女同来,说:女儿服药后约20分钟,呃逆止,胸膈舒适而疼痛亦消失,舌苔同上,脉滑。将上方服完,以资巩固。

按:本例患者体质健壮无病,因天雨数日,气温下降,未予重视,起床较早,呼吸之间偶触寒气,寒气动膈,膈气横逆,膈间之气机不利而致呃逆,从舌脉和病因,乃寒气搏结之证,故用上法而获效。(王廷富.金匮要略指难,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403.)《金匮要略与临床病例》《金匮要略规划教材》《金匮要略汤证论治》《金匮要略临证发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