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 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叔孙武叔在上朝时,告诉大夫们说:“子贡比他老师好多了。” 子服景伯把这话告诉子贡。 子贡说:“就好像是院墙,我的院墙只有肩膀的高度,人们可以看见家里的美好;老师的院墙达到数仞,不从门口进去,就无以看到宗庙的美好,百官的富有。能通过门进来的人很少吧!这就是对老师的描述,不是很合适吗?” 这里谈到了鉴赏能力相关的话题。 有的人说,子贡比老师还优秀。 子贡认为,这是因为,我很平常,大家都能凭借自己能力而看见我的内涵,从而欣赏我的优点长处,赞美我。 这是因为我们的水平接近,能欣赏得来。 而我的老师呢?他的水平很高,比我们平常人高好多,所以,大家无法看到他的世界——那真是一个宏大的世界。 那里宗庙威严、壮丽,让人赞叹;那里包含富裕的百官,让人欣赏不已。 这就是伟大的老师! 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比如,有的人很喜欢篮球,有的人却不那么喜欢,还说,那么多人争一个球干嘛?不能多买一些吗? 当然,这是一个幽默。为什么有的人喜欢?那是因为他的知识水平让他看得懂,他能去判断、分析,也能去体会其中的精妙。 而不喜欢的人,很多都是并不了解这个运动,只能看到满场跑步而已。 那些不喜欢的人,如果多了解一些篮球知识,是不是就能更好地欣赏这种运动了呢? 书籍也是这个道理。有的人喜欢一些书,认为这些书是经典,给自己巨大的启发与帮助。而有的人可能不喜欢,认为这些书乏味,没什么意思,让人提不起兴致。这很有可能与欣赏水平有关,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无法领略其中的精妙。 为了更好地理解、欣赏某一运动、书籍或是其它内容,我们首先就要提升这方面的知识,拥有这方面的经验与心得,当我们有了相关的理论与实践后,我们自然会深切地体会其精妙。 这就像我们所说的学习那样,学习要理论联系实际,我们不仅要知道这个事情,最好还要亲身实践。 我记得小红书上有“跟随语文课本去旅行”,很多书店也有“跟着古诗词去旅行”。为什么要强调去“旅行”,即亲身体验呢?这是因为,我们只是知道其中的信息,并不能让我们真正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如果辅助以亲身体验,那样会更加深入理解字里行间的意思。 我们都想获得智慧,智慧在哪里?智慧就在人世间,在人、事、物之中。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认识客观事物,不断理论结合实践地学习。 古人说,纸上学来的东西,总是觉得很浅显,想要真正的理解,还是要亲身体验。 我深感亲身体验的重要性,给自己树立一个理想愿景:2023~2033年这十年中,我要走遍中国,便览祖国风光,实地感受祖国的伟大。 加油,为了美好愿景而努力吧! ![]() |
|
来自: 新用户2163IBTk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