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代表着希望,关于孩子的新闻每天都有在真实发生着。之前看到的福建莆田的8岁男孩走失后一直未被找到,大家都替他的爸爸妈妈着急,希望有一个好的结果出现。昨天在网上又出现了一件新闻事件:浙江温州9岁的孩子,因为教育方面的问题被自己的亲妈失手打死,爸爸还在国外。事件发生后,妈妈第一时间被警察带去调查了。这样的新闻,看到大家有惋惜、有愤怒,得有多大的怨念才会连自己的孩子生命都不管不顾了呢。现在阶段,教育高度的内卷。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在教育的路上,可以走的顺利,可以顺利的通过上大学获得一份不错的工作,从而让孩子的人生更加的幸福。初衷是好的,在教育的路上我们却踩了各种各样的坑。孩子当下阶段,学习不好,排名靠后,作为家长的我们会忍不住焦虑。如果孩子没有好好地学习,将来不会有好工作,没有好工作就可能会丧失好的择偶机会,后面的人生就要在辛苦中度过了。我们设想了不好的场景可能会发生,我们却没有办法给孩子兜底,焦虑再次升级。我们给孩子投射焦虑的场景主要集中在学习上,在辅导作业的时候,这种焦虑投射会处于一个高水平。一旦孩子表现的不如我们理想的聪明、不如我们理想中的自律,我们就会开启说教模式。我们苦口婆心的说,孩子充耳不闻,情绪就开始越来越上头,结果大概会就变成我们发泄情绪训斥孩子,孩子反抗,本该完成的作业一点也没有进展。我们不要把自己对于生活的焦虑都发泄在孩子的身上。孩子是我们生出来的,但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孩子自有自己的独特天赋,有的孩子或许天生就是不擅长学习的,我们需要发掘孩子的其他擅长的部分,培养优势部分,从而让孩子更加的自信。把自己的焦虑倾泻到孩子身上,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孩子的人格还不够完善的时候,我们转嫁给孩子的焦虑孩子是自己消化不掉的,时间久了孩子也容易出现抑郁的可能。母子一场,我们从来不是孩子命运的编剧,我们是孩子命运的第一个观众。孩子有孩子自己的人生课题,我们的人生课题我们自己负责,不要把自己对于生活的焦虑宣泄给孩子。保持边界,学习是孩子的事,让孩子自己去负责。孩子哭闹的时候,给孩子发泄的时间。情绪宣泄结束,再来解决问题。自身的焦虑无法解决的时候,我们需要做的是成长自己,完善自己的人格,而不是在孩子身上使劲,不但没效果,还破坏了亲子关系。做60分的父母,成长自己,影响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