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楹联六言/清陈澧

 青木森森 2025-05-16

楹联六言.隶书

     陈澧(1810—1882),字兰甫,号东塾,广东番禺(今广州)人,清代著名学者、经学家、书法家,岭南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他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著作有《东塾读书记》《汉儒通义》《切韵考》等。


       陈澧的书法成就虽被学术盛名所掩,但其隶书造诣很深,有着深厚的学术修养、文人风骨。

楹联释文
上联:习礼则为成士。
下联:修身当先学诗。
款题

陈澧

楹联诗句大意:
学习礼仪,就能成为有德行的士人;修养身心,应当首先学习诗歌。

       上联出处:《礼记》“升于司徒者不征于乡,升于学者不征于司徒,日造士”;郑玄注曰“造,成也。能习礼则为成士”。

       下联出处:《论语。泰伯》有孔子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包咸注曰:“兴,起也。言修身当先学《诗》。”

      上下联句的内涵,如同钱穆先生所言:'礼是生活的艺术,诗是心灵的故乡',是一种'外王内圣'的修身智慧。

       此楹联作品布局疏朗方整,朴茂厚健,气韵雅正。


       结体平正见险绝(融入欧体笔意),中宫收紧,四周舒展。行笔沿袭汉碑的雄健、朴拙;右联取势左高右低,略向右倾,形成欹侧反正;左联反之(左低右高),与左联映成对称。

      此幅作品,笔画向内敛收,使得结字虽宽向外展,依然显修長健硕、富于美感;下笔力沉雄强,笔画之枯涩以及产生的斑驳,细品之下,呈苍茫之感。

        隶书的波磔收敛明显,除了个别主笔略有蚕头燕尾之笔意;用笔方圆兼具,但皆藏锋。撇笔的回锋做圆笔处理,以及“爲”字特意做外凸处理,有如神来之笔,使作品具“静中逸动”之态。

    墨色润枯有度,个别字可见淡墨溢出笔画外围,落款的行书极具魅力(有欧、柳及米芾之笔意),增添了作品的丰满。

      总而言之,这幅作品以汉碑为底韵,兼具了正楷和篆籀笔意,是一幅体现学养的书法佳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