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0年代“下馆子”老照片,3元能吃啥,勾起无限回忆~

 laoxuesheng 2025-05-16
很多家庭其实粮票不多的!因为老下饭店,不是过日子人。
下馆子真是奢侈的一件事在那个时代,结婚都是在家里自己做。
那时候去一趟饭店,挺幸福的!

七十年代下馆子状况
那时的月工资是多少?(不说农民的年收入)
一般人的工资三,四十块顶头了,八级工才七十多。
工资30左右,粮票每人24斤左右。
30元工资也算中等的,刚上班的徒工每月十六七块钱。
按收入比例计算,当年的饭菜贵的吓人。大多数人吃不起。
问题是,那个时代,一个农民,想挣五毛钱,比现在挣一千元都难。
那个年代的农民干一天才两三角钱,如果不出远门,哪个有钱进馆子。

按工资与物价指数和购买商品价格,当时物价也是很贵的。
那时候的物价确实不便宜,一辆自行车一百六、七十元缝纫机一百四、五十元而且还要凭票购买。
那时候的学徒工一个月才二十来块钱,要买一件产品得攒好几个月的工资。
好好按比例算算,你会发现,那时一辆自行车是现在四个轮轮的价钱……

六几年七几年,大多数家庭孩子都多,一般五六个,多的七八个。
家里这么多孩子可挣钱的只有男主人一个,七八口人的一大家子只有一个人挣钱,生活条件肯定是不好。
如果象现在两个人上班养一个孩子,那生活是非常好的,那时生活条件差的主要原因是家里孩子多造成的。

那时中等水平工资29.5元要养活一家人。
那时一碗阳春面8分钱,肉丝面0.13元,比较好的菜一份也不会超过两角钱。
散酒九分一两(我们叫一毛找)。一分钱两个熟的土鸡爪。
素面条二两粮票八分一碗。肉丝面二两粮票一毛二一碗。
去粮店用粮本买米一毛八分一一斤。茅台一瓶8元1角5分钱。
汾酒两块六,牡丹烟五角一,群英四角七;往事难忘,那时的馒头很香,面包一角五分又大又甜!冰棒三分五分,唉!

老字号供销社馆子,只买过一回一个肉包子,九分一两粮票。
一口咬下去香气四溢齿颊留香,至今忘不了它的味道。
三分钱一个玉米饼子,四分一个馍,三分一个熟兎头,不过那个时候是饭菜是真香;葱香,肉香,面粉香,回味无穷。
老是以为那时候便宜,你要按当时的收入来算,并不便宜。
那时的饭店一进去满满的香气,现在大小饭店都没有那种香气。
不是那个时候的馄饨,饼香,而是平时吃不到什么好的东西,一年能吃一两次饭店,就是可以的了

3元钱可以大吃一顿?那接近月工资的十分之一了,现在5千元工资的十分之一是500元,可比那时大吃一顿的菜要好得多了。
那时候的3元钱相当于2023年的500元。

那时候进城下一顿馆子,先开票钱和粮票付完再等桌子板凳,服务员喊号自己去窗口端饭菜。
当时服务员不送菜到桌上,而叫号后凭票去柜台上取。

七十年代,学徒工资每月18元。
三年学徒满后每月36元。吃顿饭花费4-5元。你说贵不贵?
现在3600吃顿饭四五百一样的,而且现在转正不止3600而且当时四五块的饭菜肯定没有现在的四五百饭菜的种类丰富。
5-8元是一个人一月的生活费了,有多少人舍得吃?

那是你有钱没粮票也不行,还有一点,那时候的人观念上不太接受下饭馆,主要原因是提倡节约。
那时候谁下的起啊?30多块钱工资,上有老.下有小。
记忆犹新,一年也就一两次,那味道。你现在可以顿顿下馆子,那会儿一年能下几回?

“有过多少往事仿佛就在昨天,有过多少朋友仿佛都还在身边”,感觉历历在目!时代不同了,那时就叫穷。
人与人交往密切!过去的时代,总能让人回味无穷。
但永远是过去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