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有些患者告诉我,自己身体很虚,可是一吃补品就上火,连大枣都吃不了。这就是中医常说的“虚不受补”的表现。 《黄帝内经》讲:“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身体虚弱了,需要补,但是一吃补益的东西反而不舒服,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上火,这是咋回事儿呢?虚不受补的人,不管是阳虚、气虚还是阴虚,按照“虚则补之”的思路,分别补阳、补气、滋阴,不但达不到补虚的效果,反而容易出现不好的症状。 ![]() 比如阳虚体质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怕冷,冬天穿的衣服比别人多,还感觉冷,春天暖和了,别人都纷纷脱下冬装,阳虚的人却始终脱不掉。生姜、桂圆、肉苁蓉、淫羊藿等有补阳作用的食材、药物,一吃就上火。气虚的主要表现是气短乏力,黄芪、人参等补气药,有些气虚的人,吃了它们后,不但气虚的症状没有得到改善,反而会出现胸闷、口腔溃疡。同样,阴虚的人如果虚不受补,吃不了熟地、黄精、阿胶等养阴的药,一吃就感觉胃里难受,运化不开的感觉相当明显。 虚了,反而补不进去的根源在哪里呢?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脾胃运化能力不足了,而影响脾胃运化能力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水湿。现代人生活越来越方便,这就导致运动越来越少,而摄入的滋补营养品却过剩,这些滋腻之品就像胶水一样,堵在下水道,变成痰湿垃圾堵在身体里面,既消耗脾胃运化力,还阻碍气血生成。中焦脾胃因为水湿导致运化能力减弱,阻碍了肾水和心火的交融,出现上热下寒。好多腿脚凉的人,一吃补阳的东西,立马上火,就是因为热性食物或药材的火热之性下不去,只能上冲咽喉和头面部。 虚不受补的人可以照照镜子把舌头伸出来看看——十有八九都是舌苔厚腻的,痰湿重。 ![]() 如果图片无法加载,就猛戳几下空白处 ![]() 虚不受补已经出现了的话,该怎么办?告诉你一个调摄原则:虚不受补,应先清后补! 这个时候可以用二陈汤来调理! 二陈汤来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二陈汤是由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组成,此方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功效。 方中半夏是化痰的主力军,可以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减少湿痰的生成,并且半夏还可以把痰湿化开,然后再排出体外。陈皮具有理气行滞,燥湿化痰,可以增强整个方子的化痰祛湿的功效,另外陈皮还可以推动气机的运行,正所谓气行则湿化。茯苓是用来渗湿利水的,痰湿的产生其实是水湿之邪内聚形成的,而茯苓正好可以消除水湿之邪,从而起到消除痰饮的作用。炙甘草起到调和诸药的作用。 ![]() 注意:由于中药使用需根据个体体质和具体病情调配,因此,在使用二陈汤时,应遵循医嘱,不可私自乱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