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谈一下胃胀。胃胀不同于胃痛,有的人胃胀不痛,但是就感觉是满满的,所以中医有一个词叫胸胁胀满。这个时候再吃一口饭都吃不下,吃一口就想吐出来。实际上大多数胃胀是跟脾虚有关。 很多人去看中医的时候,在开中药上容易有焦三仙,就是神曲、麦芽、山楂,焦山楂这些东西都叫消导药,它只适合于食伤,就是因为吃多了引起的胀,它来帮助你消化。但是门诊上更多的人不是吃多了,也不需要消导,就是脾胃的纳收功能降低了,事实上是一种虚。 ![]() 这个是虚,就像一个病牛,再怎么鞭打它也跑不快,用消导药只能缓解很短的时间,过了之后胀更加严重。所以治疗胃胀,严禁用消导或者是宽中理气的药物,因为它是个虚症,越理气越耗气。越消导对身体的能量本身不足了,又强制它去做功,虚弱的会更加的严重。 ![]() 所以这个时候治疗虚胀,一定要注意温,要用温热药,实际上就增加能量,调动身体运化的能力。所以最简单的就是附子理中汤,就是在理中汤的基础上加一味附子,增加附子、肉桂,当然肉桂的量要少一点,就增加温中的力量。 ![]() 我在门诊上还要经常要用到的像木香、砂仁这样的一些温中的药,温中同时还具有帮助消化的作用,帮助消化是次要的。像槟榔也可以用,但是量都不要太大。如果一味的用消导,是越治越胀,人也是越治越虚。 这种虚胀一定要从根本去治疗,就是慎用消胀的枳实、厚朴,这种不是不可以用,只能阶段性的用,还要回过头来,从根本上从温中上去着手。 ![]() 张文田执业中医师。 ·(211大学)毕业,出身于中医世家,师从首批国医大师刘渡舟、赵绍琴先生,曾任山东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研室主任,从事中医临床及教学近三十年,潜心钻研经典医学,在中医内科、妇科杂病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擅长久治不愈的疑难杂症,从本草五行五味立法,效果令人称奇。 请点头像关注本号,了解更多中医药奥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