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岁物”是指那些依岁气规律化生而成的药物。这里的司岁气包括当年司气与在泉之气,因其受天地专精之气的润泽,药效往往更为纯正、强劲。“非司岁物”则指的是在司天在泉之间的“四间气”主时生长的药物。所谓“非司岁物何谓”,实则是在问,在四间气主时的的情况下,药物的性质和药效会怎样的呢?简单来说,就是探讨在四间气主时的情况下,药物呈现出怎样的性质和效果有何变化。 司气、在泉之气的药物,因为得到了天地的专精之气,其药效往往更为纯正、强劲。相比之下,间气主时的药物,虽然也得天地之气的润泽,但却是散气而非专精之气,所以它的药质相对就差一些,疗效也会有偏差。这就好比长白山的人参,野山参、林下参、移山参、园林参都是人参这一类别,可因为生长环境不一样,吸收天地之气的程度也有差别,在药质和药效等级上的差异就相当大。 鉴于药物存在“质相同但等级不同”的情况,因此在四气五味上,它们会有厚薄的区别。就好比同样是寒性药物,有的寒性特别重,有的就比较轻。这种厚薄之分,直接影响了药物的性能和作用。并且,在治疗疾病和保护真元方面,不同等级的药物补养作用的强弱也不一样。有些药物能很快补充人体所需的正气,使人身体马上康复;有些药物效果则较为迟缓,需长期服用才能见到成效。《六元正纪大论》里提到“食岁谷以全其真”,这就是在强调选择跟当年岁气相合的药物或者食物是很重要的。还有一点值得注意,药力在人体内产生的药理作用也有深浅之分。在五运太过的年份,药力往往比较浓厚;五运不及的年份,药力就相对浅薄;那些非司岁的药物,因为气散,药力也是相对薄弱的。这些不同的情况,都体现了中医对药物与自然之气关系的深刻认知,因此,医生要根据当年的岁气和患者的病情,拣选适宜的药物进行治疗。 |
|
来自: yinweiming77 > 《第八~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