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粉丝在后台问我:“老师,怎么感觉我们企业的内控制度不少,但漏洞还是挺多的,问题也层出不穷,是不是内控就只是流程和制度的事?” 其实啊,内控的本质,绝不是一堆文件、一堆制度,而是对'五种流动’的全面掌控。你真正理解了这“五流合一”的底层逻辑,才能把控风险、防范舞弊、提升效率,把财务内控做得更有章法、也更有价值。 一、什么是“五流合一”?所谓“五流合一”,是指企业内部控制的五个核心维度必须协同一致、相互验证、互为制约:
每一个“流”背后,藏的都是关键控制点;每一个“断点”背后,埋的都是潜在风险。 二、业务流:内控的“源头活水”业务流是指企业从采购、生产到销售等一系列业务活动的流转过程。 比如:
业务流不清,其他四流就没法顺利同步。业务是真实的,而财务只是记录业务的影子。没有业务的支撑,再好的账都是空中楼阁。 ✅ 关键控制建议:
三、资金流:内控的“命门之锁”再好的企业,一旦资金流出了问题,就是命门被戳中。 资金流包括收款、付款、银行账户管理、现金出纳等内容。企业一旦在资金流上松懈,很容易被人“挖空”。 比如:
✅ 关键控制建议:
四、票据流:内控的“合法凭证”很多企业会计核算做不到位,往往就是票据管理混乱造成的。 发票、收据、合同、单据等,都是财务核算的基础。没有票据流的匹配,数据就不具备合法性和可审计性。 比如:
✅ 关键控制建议:
五、信息流:内控的“透明血脉”信息流,就是企业所有关键活动的数据记录和传递机制。 很多问题企业,不是业务没做对,而是数据根本不准,部门互相扯皮、数据口径不一致、系统不集成,最后谁也说不清。 比如:
✅ 关键控制建议:
六、审批流:内控的“安全闸门”最后,是所有流动的“控制阀”——审批流。 不合理的授权,不清晰的审批流程,直接导致权限滥用、责任不明、风险失控。 比如:
✅ 关键控制建议:
七、为什么强调“五流合一”?因为只控制某一部分的“流”,会造成内控形同虚设:
真正的高水平内控,一定是五流同步、五流交叉验证、五流自动预警。 八、总结:从“制度”转向“逻辑”,从“人控”转向“数控”很多企业做内控时,总觉得“写制度、开培训、贴标语”就完事了。实际上,制度只是外壳,逻辑才是内核。 掌握“五流合一”的思维后,你会发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