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旌阳朱氏宗谱 - 卷之末 - 朱母任老孺人貞節傳》

 朱岸峰的知识库 2025-05-19

本文编者(句读、简体化、校对等):朱岸峰(旌德县朱旺村,良字辈)

编者按:本文是清代汤玉沛为旌阳县朱母任孺人所写的贞节传记,主要内容包括:

任孺人守节事迹:丈夫朱理臣早逝,她青春守寡,甘愿粗衣简食,矢志抚育遗孤,苦节数十年,坚贞如松竹。

感人事迹:她曾悲痛欲绝,几乎殉节,因念及幼子才勉强生存,最终将儿子培养成才。

类比与评价:作者以《南史》中贞妇王氏类比,赞其诚心感天动地,堪称“闺阁完人”。

赞词:强调守节之难,尤其对女子而言更不易,认为任孺人的德行值得载入史册,并相信善有善报。

核心主题:表彰任孺人守节抚孤的贞烈与坚韧,体现传统儒家伦理对妇女“从一而终”的道德要求。


朱母任老孺人贞节传

余阅旌阳县志,至节孝一编,而有感于朱母任孺人也。妇人之义,固从一而终,然以青春年富,茕茕孑立,一繐帐麻衣自甘,呜呼,亦难矣!方其誓天号泣,悲哭者几濒于殆,家人臧获莫不流涕。而其所为历冰霜、经岁月者,人共知其节之苦,而不知其节之所以若也。孺人之夫君为朱理臣公,理臣公少习举子业,弱龄敏异,人咸以大器目之,而卒于早岁,作地下修文,此可不为怆心者耶?初殡时,孺人矢志不欲生,人曰:「独不思遗孤为谁托耶?」孺人徐徐甦曰:「朱氏留此一脉,吾固当抚字之,庸何辞?」于是锦茵易席,罗帱去帷,苦节者数十年,而孺人之坚操与松筠争光矣。南史载卫敬瑜妻王氏,贞操独矢,至感梁燕孤栖,盖其诚能动物如此。而孺人冰雪垂范,人咸感泣,诚闺阁中之完人也。流芳邑乘,不亦宜哉?子名必赵,即恩公,恪守儒行,克遵母教。

赞曰: 为人妇而以节称,不幸甚矣!然天地之正气,赖以常存也。夫贞心自秉,立节不渝,虽丈夫犹难言之,况巾帼乎?任孺人柏舟明志,抚其遗孤,卒以成立,望重儒林。天之报施善人,岂虚也夫?岂虚也夫?

乾隆癸卯清和月之中浣

竹溪汤玉沛雨华撰

白话文:

朱母任老孺人贞节传

我在阅读旌阳县志时,看到“节孝”这一篇章,对朱母任孺人的事迹深有感触。妇女的道德本应是从一而终,但她在青春年华时便守寡,孤独无依,甘愿身着粗麻丧服,唉,实在不易啊!她曾对天哭诉,悲痛欲绝,几乎昏死,家中仆婢无不落泪。她历经风霜、坚守节操多年,人们都知道她的苦节,却未必理解她为何能如此坚定。她的丈夫是朱理臣公,理臣公年少时攻读科举,聪慧过人,人们都认为他必成大器,可惜早逝,成为阴间的文官,怎能不令人痛心?

丈夫刚去世时,任孺人决意殉节,旁人劝道:“难道不想想遗孤托付给谁吗?”她这才慢慢苏醒,说:“朱家只剩这一血脉,我理应抚养他,怎能推辞?”于是她舍弃锦衣华帐,甘守清贫,苦节数十年,其坚贞操守可与松竹争辉。史书记载,卫敬瑜的妻子王氏坚守贞节,感动得梁燕不再双飞,可见至诚能感化万物。而任孺人如冰雪般高洁,人们无不感动落泪,实为闺阁中的完人。她的美名载入县志,难道不是应当的吗?她的儿子名叫必赵(即恩公),恪守儒家品行,谨遵母亲教诲。

赞曰: 妇女因守节而闻名,实属不幸!但天地间的正气,正赖此得以长存。贞心自持,守节不移,即便是男子也难做到,何况女子?任孺人如《柏舟》诗中所言,矢志不渝,抚育遗孤,最终使其成才,名重儒林。上天回报善人,岂会虚假?岂会虚假?

编撰时间:乾隆癸卯年(朱岸峰注:1783年)四月(清和月)中旬

编撰者:竹溪汤玉沛,字雨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