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家聊太极 | 第33期 杜德平:身心合一太极拳

 ssdlhssdlh 2025-05-20

编者按

自2024年10月1日起,太极拳专委会策划开设“名家聊太极”栏目,邀请知名专家和大师,分享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和精髓,使人们在思想上认知太极拳、认同太极拳,更好地习练太极拳、传播太极拳,让这一人类文化遗产,在新的时代焕发生机和活力,成为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



本期“名家聊太极”——杜德平
杜德平,男,汉族,北京人。1983年开始习练太极拳,先后学习了杨氏、武、吴和陈太极拳,2007年拜马虹先生为师。知名太极文化行者、陈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中国武术八段、第七届北京市武协主席、世界太极拳蓝皮书专家委员会专家,原中共北京市台湾工作办公室副主任。
自1983年以来习练并传授太极拳,坚定守正,不断创新,知行合一,文武兼修,长期研学、讲授《太极拳论》《道德经》《易经》和《黄帝内经》等经典,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由体悟到感悟,从渐悟至顿悟,将太极人生融入生活中的每一天。
图片

从生命科学的角度讲,依照阴阳五行的基本法则,可以实现身体与心理完美融合。何以见得?

一、阴阳平衡

身体和心神如同硬币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身体为阳看得见,摸得著,其动作、力量、气血流动属于阳。心神为阴,看不见的意念、情绪、专注力属于阴。  

如果只练身外,就会阳盛,就可能暴躁,就一定会疲惫;而只修所谓上午心,不练体,就将阴盛,容易虚浮无力。只有身心合一,才可阴阳平衡。

太极拳的慢动作,能激发内在气血运行;专注呼吸,又能放松肌肉。这种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互动,就是身心合一的体现。

图片

二、五行生克

身心是五行的循环系统。五行的木、火、土、金、水,对应人体的五脏肝、心、脾、肺、肾,而五脏又关联身体机能和心理状态。身心合一,本质是让五行相生相克,保持和谐。

春季万物复苏,属肝木,主生发,太极拳的舒展动作,如云手对应木的生发之力,能疏通肝气,肝气顺了,情绪就不憋屈,身体也更灵活。

夏季万物成长,属火,练拳时专注意念这个心火,能温暖全身,但火太旺会急躁,所以通过缓行云如水的动作来灭火,让火既明亮又可控。

长夏万物繁茂,属土,太极拳要求中定,重心沉稳,土主运化,脾胃调和了,气血才能养心神,脑子不乱想,身体不虚浮。

秋季万物收歛,属金,主肃降,深匀呼吸,让清气下沉,浊气排出。肺气足了,心火就不会烧得人烦躁。

冬季万物储藏,属水,习练太极拳要腰胯放松、气沉丹田,命门外撑,肾水滋养,能让人精力充沛,同时可以克制心火过旺,防止心浮气躁。

图片

三、身心合一

身体动之阳与心神静之阴需同步,就像打拳时外松内紧,外表动作柔和,内在气血充盈。五行生克,动作、呼吸、意念调动五脏之气,让木生火肝养心、火生土心暖脾、土生金脾助肺、金生水肺润肾、水生木肾滋肝,大化周流,如此形成一个身心能量环。

比如,想象打太极拳时,动作慢如抽丝,但腰腿暗暗使劲;呼吸深长,压下心头杂念;眼睛看手的方向,脚下扎根站稳;气沉到小腹,浑身暖而不燥,正所谓水火既济。  

一般情况下,我打一套陈式太极拳运行60分钟,越打越舒服,越打越惬意,不知道这是不是“身心合一”了。

总之,身体是有形的硬件,心神是无形的软件,阴阳五行是规范的操作系统,习练太极拳须身心合一,知行合一,以达天人合一。

排  版:杨 超
初  审:李 超
核  校:王楠楠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