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院感日常督查“三原则”

 感控plus 2025-05-20 发布于中国香港
作  者:西安秦皇医院  兰乖平

导  读:   

    院感专职人员日常督查感控制度和措施的落实,是院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问题来了,日常督查需要关注哪些方面呢?九大方面各有三原则,可以快速get到督查要点。

一、手卫生     
1、手卫生设施:洗手水池保存清洁、洗手液在有效期内、配备干手纸、公示洗手图;速干手消毒剂的配置方便医务人员取用,开启注明启用日期和失效日期,在有效期内使用。

2、医务人员掌握手卫生相关知识:手卫生的定义、洗手要遵循的原则、手卫生的方法、手卫生指征(两前三后)。

3、手卫生依从性:观察医务人员在诊疗及护理操作过程中手卫生落实情况。

暗中观察手卫生

二、标准预防     
1、医务人员掌握标准预防的概念和具体措施,熟知发生职业暴露应急处置方法及流程。

2、科室配备数量充足、质量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方便工作人员取用。

3、医务人员在工作中能正确选择防护用品、规范使用,用后能及时处置。

三、医疗废物     
1、医务人员掌握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每年参加医疗废物相关知识的培训及考核。

2、科室医疗废物收集现场保持整洁,医废收集容器应加盖。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分类收集,达到收集容器3/4满要及时有效封包,封口紧密、严实。外帖标识,注明科室、医废类别和日期;打包好待转运的医废存放于医废周转桶内,做到有效监管,不可存放置于患者及家属能够自由出入的公共场所,如楼道、电梯口、水房等区域。

3、科室与医疗废物转运人员当面交接医疗废物,检查包装及标签,做好数量和重量的登记,双方签字确认。定期检查交接记录、每月汇总、检查登记信息并签名。医疗废物交接资料至少保存3年。

四、输液瓶(袋)     
1、未被血液体液等污染的输液瓶/袋属于可回收的生活垃圾,应妥善存放,避免流失。

2、采取隔离措施的感染患者使用后输液瓶/袋按感染性医废收集;涉及化疗药物的按药物性废物收集;涉及精、麻、毒、放的按照相关规定处理。

3、与有资质的回收公司签订合同,交接做好登记,资料妥善保存3年。 

五、环境管理     
1、诊疗区域(治疗室、换药室、检查室)及病房环境保持整洁、空气清新。物品分类放置,无菌物品柜标识明确,柜内定期清洁,无菌物品在有效期内。

2、空气消毒设备的使用、监测、维护保养方法正确,记录规范。

3、清洁工具(拖把、抹布)分色、分区使用,用后先清洗干净,再浸泡消毒30分钟,悬挂晾干备用;空水桶保持清洁。

六、清洁消毒     
1、可复用的医疗用品处置方法正确,清洁干燥保存。消毒后直接使用的医疗用品(复苏气囊、喉镜、护目镜等)定期检查,处置方法遵循相关流程,处置后应标注处置人、处置时间。

2、消毒剂启用后注明开启时间,用后及时盖严,在有效期内使用。

3、含氯消毒剂配制方法规范、掌握使用浓度,配制后监测浓度合格方可使用、监测试纸密封保存,避免受潮。

七、患者安置     
1、感染患者与非感染患者分开安置。呼吸道传染病患者隔离安置。隔离标识醒目。

2、医务人员正确执行各项消毒隔离措施,床单元清洁与消毒落实一床一巾,多耐感染患者增加床单元消毒频次,患者离院应做好终末消毒。

3、医务人员掌握多重耐药菌防控知识,熟悉本科室常见多重耐药菌。

八、安全注射     
1、掌握安全注射的概念,并严格落实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2、使用后的注射器具处置符合要求,针头直接投入锐器盒,避免二次分拣。

3、关注超声科、CT室、中医科及皮肤科注射相关的侵入性操作。

九、重点部位     
1、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防控:保持引流系统连续密闭、引流通畅,不随意打开导尿管与集尿袋接口。会阴护理1-2/d,可选择清水+皂液,大便后及时清洗并消毒尿道口。妥善固定尿管,避免打折、扭曲,活动或搬运患者时夹闭引流管。始终保持尿袋低于膀胱水平,清空集尿袋时,避免尿袋出口触碰收集容器。尿袋更换时间为普通集尿袋每周更换2次,抗返流集尿袋每周更换1次。当导尿管阻塞或不慎脱出、出现尿路感染、留置导尿装置的无菌性和密闭性被破坏时,应立即更换导尿管,同时更换集尿袋。不常规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溶液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以预防尿路感染。

2、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采取最大无菌屏障。宜使用有效含量>2g/L氯己定-乙醇(70%体积分数)溶液局部擦拭2-3遍进行皮肤消毒。应根据患者病情尽可能使用腔数较少的导管。置管部位不宜选择股静脉。应保持穿刺点干燥,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感染征象,如无感染征象时,不宜常规更换导管;不宜定期对穿刺点涂抹送微生物检测。当怀疑中央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如无禁忌,应立即拔管,导管尖端送微生物检测,同时送静脉血进行微生物检测。每日评估置管必要性,尽早拔除。

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严格遵守手卫生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若无禁忌症应将患者头胸部抬高30°〜45°,并应协助患者翻身拍背及震动排痰。应使用有消毒作用的口腔含漱液进行口腔护理,每6h8h—次。宜选择经口气管插管。应保持气管切开部位的清洁、干燥。宜使用气囊上方带侧腔的气管插管,及时清除声门下分泌物。气囊放气或拔出气管插管前应确认气囊上方的分泌物已被清除。呼吸机管路湿化液应使用无菌水。呼吸机内外管路应做好清洁消毒。应每天评估呼吸机及气管插管的必要性,尽早脱机或拔管。

专职人员日常巡查时,以上9个方面的感控内容和相关要求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当然,也可根据本院诊疗工作特点,适当增减督查内容。






感控plus精选目录









纸质书籍





电子文档





精选课程(视频+PPT)





精选PPT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