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免费订阅☛A書畫聯盟2025年05月20日 09:18黑龙江
![]() 在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技法中,有一种听起来有些骇人却充满艺术智慧的技法——"骷髅皴"。这个名称乍听让人联想到死亡,实则蕴含着古人观察自然的独特智慧。就像现代人用"马赛克"形容像素化处理,古人用"骷髅"来比喻山石的肌理表现。 ![]() 王冶梅(清) 恠石帖 册 这种技法得名源于山石表面的特殊纹路。早先有人称其为"佛头皴",但古人发现仅用佛头比喻无法表现岩石特有的凹陷孔洞与棱角分明的质感。就像我们吃核桃时看到的果壳纹路,骷髅皴重点展现的是山石表面那些凹凸有致、如眼窝齿痕般的自然肌理。 ![]() 陈允升(1820~1884) 灵石图 相传唐代画家李思训是运用此技的高手。他作画时如同外科医生般细致,先用墨线精准勾勒出山石轮廓,再像拼积木般在轮廓内添加细密的纹理。这些线条看似随意交错,实则暗藏章法——密处留有呼吸空间,细线中蕴含遒劲力道。经过层层叠加,原本平面的岩石在纸上变得立体生动,有的如龙首昂扬,有的似佛像庄严。 ![]() 明 米万钟 画石图册 这种技法最适合在方寸之间展现精妙。想象在一张A4大小的宣纸上,画家用最细的狼毫笔,以工笔白描的方式绘制。为使主体更突出,常在嶙峋怪石旁点缀精细的树叶,或穿插曲折的亭台回廊,就像用绿叶衬托红花,通过对比强化画面的节奏感。 ![]() 周棠 石谱册 现代人或许觉得"骷髅"命名过于惊悚,但其中蕴含着中国艺术的独特审美。就像西方静物画通过描绘腐烂水果表达生命哲思,中国画家在骷髅皴中寄托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那些纵横交错的笔触不仅是技法展示,更是将山石拟人化的艺术表达,让冰冷的岩石焕发出生命的质感。下次在古画中见到布满孔洞的山石,不妨凑近细看,或许能发现古人藏在皴法中的"岩石密码"。 ![]() 周棠 奇石 ![]() 笪重光(1623年-1692年) 奇石册 册页 ![]() 李觯 1749年作 奇石册 ![]() ![]() 朱乔(清) 奇石图册 ![]() 玉江 ![]() 王冶梅 清 ![]() 胡公寿(1823~1886) ▼▼其它知识书法知识国学经典 ![]() 陆恢 陆恢 奇石册 ![]() 吴 旭( 清) 奇石图 ![]() 周棠(1806—1876)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