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里他有两位兄弟,李彭年,李鹤年。不知唤作龟年的他排行第几。龟年的名字,大抵来源于父母希望他神龟长寿之意。 李彭年擅舞,李鹤年擅歌,李龟年集作曲,歌唱,乐器诸多才华于一身。他擅长吹奏筚篥这种凄凉的乐器,又擅长激烈、响亮的羯鼓。沈括说,羯鼓之声,透空碎远。后来赏识李龟年的帝王,与这位羯鼓高手讨论技艺,自豪于自己练习羯鼓击断过的鼓槌装了有四柜子。 这位大唐优秀的音乐家,我们并不知道他出生于何时。传说里,李氏三兄弟创作的《渭川曲》深受唐玄宗的喜爱。这位九五之尊,亦是梨园祖师。选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必定举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子弟。宫女数百亦为梨园弟子。 精通音律、喜好歌舞的唐玄宗赏识李龟年,在这份盛宠隆恩里,定然有着一份源于音乐上的知音之情。 传说里,李龟年最高光的时刻发生在兴庆宫的沉香亭。那一年暮春,亭前百花盛放,天家以重金求得四样牡丹异种:红,紫,浅红,通白,正开地姹紫嫣红。圣上骑着照夜白宝马,贵妃乘坐着步辇,前来赏花。 动人的春光里,等候着的梨园子弟演奏着悠扬的乐曲,舞台中央,李龟年手捧檀板,正要献唱。兴致高昂的玄宗笑着打断:良辰美景,观赏名花,面对爱妃,怎么能用旧词旧曲? 那时候,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那时候,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那时大唐海晏河清;那时人民安居乐业;那时长安歌舞升平。那是最好的时节,那是李龟年最灿烂的锦绣年华。 意气风发的玄宗召来李白,这酒意未消睡眼惺忪的诗仙挥毫泼墨,不过片刻功夫,《清平调》三章跃然纸上。诗仙是真才子,自是语语浓艳,字字流葩。 丝竹声响起,李龟年引喉歌唱。那该是怎样缠绵婉转的旋律,是怎样动人肺腑的吟唱。“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贵妃捧着玻璃七宝杯,酌饮从西域凉州而来的葡萄美酒。“名花倾国两相欢”,当日的牡丹花和贵妃皆一同沉醉了吧。 那一曲《清平调》,玄宗亲自吹白玉笛为李龟年伴奏。每到一节唱完的间隙,玄宗故意拖长笛声引逗贵妃发笑。“曲有误周郎顾”的李龟年,也会在这春风骀荡的时刻,看向风流倜傥的“三郎”。源于音乐的指引,他们也会无赖地相视而笑。 他记得,饮完美酒的贵妃,敛衣起身向皇上深深拜谢。他记得当日的乐曲声是怎样悠扬地穿过殿宇,盘旋于富丽的皇城。他婉转多情的歌喉是如何回荡在国色天香的花园,打动一个盛世王朝的君主和他心爱的妃子,引得皇亲国戚和权贵朝臣对他狂热的追捧。他记得那些如梦如幻的往事,那些觥筹交错,那些纸醉金迷,那些欢呼,那些眼泪,那些唱不完的歌。 他记起了王维,那个妙年洁白、风姿都美的状元郎。一曲声调哀切的《郁轮袍》举座动容,令公主顾盼:斯何人哉? 当日的岐王答曰:知音者也。 这回答多好啊。写得好诗,工于书画,精通音律的摩诘,他无疑是个完美的天才,是世人和他的知音。 那些年,他为他写诗。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江上赠李龟年》 他给这诗谱上曲子,不止一次在皇宫的宴席和权贵的聚会上声情并茂地歌唱。是摩诘的词好,还是他的歌声好,或者他们那些年的友情更好,旁人不欲分辨,他的诗和他的歌却风靡一时,传遍了大江南北,市井阡陌。 他记得李端,那个字“正已”的年轻人。彼时他风华正茂,而他已步入垂垂暮年。 他给他写诗。 青春事汉主,白首入秦城。遍识才人字,多知旧曲名。风流随故事,语笑合新声。独有垂杨树,偏伤日暮情。——李端《赠李龟年》 他称赞他的音乐造诣,他的博学多识。 他传唱那些不为人知的旧曲,分享那些古老的掌故轶事。他是大唐的一枚符号,见证歌咏过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盛世繁华,也亲历过最惨痛的战乱。看着家国,看着亲朋挚友,看着他的事业,看着他的人生,慢慢凋零,风流云散。 安史之乱,胡人的铁骑踏破了洛阳,踏碎了长安,他的君王仓惶出逃,那位“云想衣裳花想容”的贵妃魂断马嵬坡。 李龟年相信,人不是慢慢变老的,人的变老只在一夕之间。 他流落到江南,衣衫褴褛,身形憔悴,鬓发斑白。曾几何时,他在东都洛阳的府邸规模逾于公侯。曾几何时,华清宫的夜宴灯火通明,为他拨响琵琶声声。曾几何时,王公贵族的高堂上满目俊才,他一展歌喉咏唱盛世强音。 现在他老了,风烛残年,他在千疮百孔换了人间的大唐,步履蹒跚地想念着他逝去的、深爱的大唐。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落英缤纷的春天,他正沿街卖艺,唱起旧时的歌曲。 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 那是摩诘的诗,那是当年梨园传唱的名歌。他声音喑哑,千回百转的思念,化为沧桑的叹息。 有人哽咽,有人抽泣,有人泪落如雨。 是谁说过的,当你不能再拥有的时候,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 多少繁华如梦。 有人缓缓走近,起初惊疑,慢慢淡定。他伫立在道旁,看他歌咏至最后一句。他努力平静下的声音还有克制后的颤抖,他笑着问询:可是李龟年李先生? 他浑浊的双眼迎着三月明媚的春光,望向那疲惫落魄的来人。 有不可置信的记忆在眼前重合。那是多年前的宴席之上,才华横溢的诗人青春蓬勃。 杜甫?!杜子美?! 他嗫嚅着唇角,想挤出一个久违的欢笑,眼角的苦涩却先于他的表达抵达面颊。 结果他们的拥抱变得又哭又笑。 光阴是多么凶残的东西,风华正茂的小杜,成了贫困潦倒的老杜。而帝国首屈一指的名伶,成为沿街卖唱乞食果腹的老人。 他们拥抱,互相拍着对方的脊背,似乎深知对方无处可诉的愁苦、凄凉与委屈。他们微笑,每一条沧桑的皱纹里都流淌出相逢的喜悦与欣慰。 他们没有寒暄,没有诉说别后状况,子美是这世上每一个沧桑灵魂的知音人。他揽着他的肩膀,苍老消瘦的面容上满是温厚笑意,他说我给先生写一首诗吧。 他们回忆起从前。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他的家国,他的亲朋,他的挚友,他的事业,他的人生,他的幻梦,李龟年知道,这些所有,都在这二十八个字里被全部道尽。 似水流年,沧海桑田。他是风华绝代的人物,见证过那个风华绝代的王朝,见证过那些风华绝代的人物。流年的尽头,他念念不忘着那些旧时的歌谣,郁郁而终。 作者:月下婵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