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全生产管理:三不做、三不说、三不要

 管理简单有效化 2025-05-20 发布于河南

安全生产管理:

三不做、三不说、三不要

01

三不做

安全生产,是全员的事情,每个人都需要参与,每个人都是个人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者,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与状态负责,管理安全生产,需要想办法做到全员参与,需要鼓励实现全员参与,务必要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坚决三不做”:

不做保姆式的安全管理

“保姆式的安全管理”,就是对安全生产工作大包大揽,不给他人任何思考的空间,不给他人任何思考的权限,总认为他人不如自己,总认为他人做不好,看似“好事”,实则是一种“懒管”的行为,“怕出错”的行为,这样的管理思想认知,如何做到让别人敢于参与、乐于参与?

所以说,管理安全生产,千万不要做“保姆式的安全管理”,要根据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划分,充分给与各自思考安全生产、改善安全生产、提出安全建议的空间,充分尊重大家对安全生产的想法,充分与大家沟通交流安全生产管理思路,才能逐步实现“全员参与”的安全生产文化。

不做镇压式的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需要正确指挥,需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需要建立健全安全操作规程,但安全生产管理不能采取强迫式地管理,更不能采用果断镇压式地管理,因为越是强迫、越是镇压,越得不到预期的效果,每个人都需要尊重。

所以,管理安全生产,尽可能不要过度采用命令式地指挥,比如“你们必须这样、你们必须那样”等等,尤其是当大家对“安全生产”提出疑问、质疑的情况时,要给与耐心地解答、解释,予以疏通、引导大家心中的疑问、质疑,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不做掌柜式的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重在过程管理。

管理安全生产需要跟踪过程的落实、需要验证过程的落实、需要检查落实的结果,千万不要认为:

安全制度建立了,就等于行为安全了;

安全规程制定了,就等于操作安全了;

安全标识张贴了,就等于注意安全了;

因为制度、规程、标识不落实到实践活动中,一切都是形式,一切都是零,所以说,制度建立后、规程制定后、标识张贴后,还需要到现场监督、督促落实的情况与效果,及时发现异常,及时督促整改,才能保证活动的安全。

所以说,管理安全生产,千万不要做“掌柜式”的安全管理者,而要成为“善于跟踪安全过程的”管理者。

02

三不说

安全生产,只有做到人人参与安全、人人讲安全才能保障安全要求持续落到实处,才能保障作业活动的安全,所以说,管理安全生产过程中,要多给与鼓励,而不要说以下三种对安全生产推行与落实不利影响的话语:

不说打击安全参与的话

安全生产推行落实过程中:

肯定会收到多方面对安全生产提出的建议、意见、想法;

肯定会听到多方面对安全生产提出的疑问、困惑、不解;

对待这些,务必要耐心认真对待,充分尊重与鼓励,感谢大家的参与,千万不要说出”不利于参与安全”的话语,比如:

你只管照做执行就可以了,有什么好质疑的;

你只要听话照做就可以了,不要有任何想法;

制度规程写得明明白白,你自己看着做就可以了;

警示标识这么简单直观,你还质疑什么困惑什么;

劳动防护用品免费配备的,你还有什么想法和建议;

……。

这些回应,不仅对安全生产要求的落实与执行起不到任何的积极作用,还会给安全生产要求的落实与执行带来无法估量的负面影响,甚至引起大家对“安全生产要求”的抵触与抗拒。

不说这事不归我管的话

安全生产落实过程中,肯定会收到多方面反馈的安全生产异常情况,比如:

反馈活动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

上报活动中设备设施存在的缺陷;

反馈安全生产制度存在的不当之处;

反馈安全操作规程存在的不适之处;

反馈活动现场规划存在的不当之处;

反馈劳动防护用品存在的不适之处;

反馈现场的警示标识存在不适宜地方;

……。

不论现场人员反馈的任何安全异常情况,只要看到,都要予以积极主动回复,即使不在自己管辖的范围内,可以提醒反馈给对应的安全责任人,提醒其解释解决,千万不要表现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更不要直接说出“这事不归我管,不要和我说”的话语,这样的做法,只会打击“反馈安全异常的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只会让“反馈安全异常的人”内心寒心,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不再上报、反馈任何的安全异常”,对工作中的“安全异常情况”采取“漠视、忽视”的做法,试想,这样的做法能保障活动的安全吗?能彻底消除活动中的安全隐患吗?能实现全员参与的安全文化吗?

不说没有安全依据的话

安全生产落实过程中:

不仅要起到监督检查的作用,还要发挥督导扶正的作用;

不仅要扮演安全裁判的角色,还要扮演安全教练的角色;

不仅要做好安全思想工作的引导,还要做好异常情况的纠正者。

管理安全生产,需要与现场的人员进行大量的沟通交流,通过各种适宜的方式方法让现场的人员:

认识到自身作业活动中“不合规”以及“不合规的伤害及严重性”;

掌握自身作业活动中的“正确安全要求”以及“安全要求的来源”。

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安全管理”的预期效果,逐步让现场的人员“口服、心服”的目标。

所以,管理安全生产,与现场人员的交流沟通信息,一定要有对应的依据,比如:

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公司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设备的安全使用说明书;

物料的安全使用说明书;

对应的安全法律法规;

行业的安全管理报道;

安全监管部门的解释;

同行的安全生产经验;

……。

目的就是为了让现场的人员思想上信任,而不是错误地认为是“管理者信口开河”,所以,管理安全生产,尽可能不要说“没有安全依据”的话。

03

三不要

安全生产管理:

不仅要有硬度,更要有相应的温度,做到恩威并施、刚柔并济,才能实现安全管理的预期效果;

不仅要有底气,更要有相应的狠劲,才能保障安全生产要求的持续有效落实,防止要求被无视。

所以,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务必要做好以下“三不要”:

不要拒绝他人的安全建议

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全员共同完成的工作。

在安全生产推行与落实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不同的观点

不论观点是否与管理者的观点一致,安全生产管理者都要认真对待、给与尊重,才能让安全生产管理愈来愈有成效,才能让安全生产落实越来越有效果,因为安全生产不是靠某一个部门就能做好、不是靠某一个人就能做好,而是需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才能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所以说,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不要拒绝他人的任何安全建议,而要尊重他人提出的任何安全建议,不论安全建议是否适宜,不论安全建议是否可行,都要给与肯定、感谢、鼓励,让更多的人敢于提安全建议、乐于提安全建议,安全生产工作才能真正做到“全员参与、人人讲安全、人人做安全”的目标。

不要放过任何的安全问题

安全生产推行落实过程中,肯定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安全问题”。

不论安全问题来自哪个层级,不论安全问题来自哪个部门,都要一视同仁,正确对待,才能保证“安全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否则就会导致安全问题频发,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对待安全问题的正确做法,就是一律做到“四不放过”、一律坚持“四不放过”,不能因“安全问题”的责任人层级不同、职务不同、位置不同而有所区别对待,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一定要谨记“对安全问题的放松、放纵,就是对安全事故的纵容,就是对人的生命不负责”。

不要害怕任何的安全质疑

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方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质疑,比如:

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质疑;

对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质疑;

对安全生产管理方法的质疑;

对安全生产奖惩管理的质疑;

对安全生产评优评先的质疑;

对安全生产考核激励的质疑;

对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质疑。

质疑有可能会挑战到管理者的威严威信,有可能会让管理者内心感到不舒服……,尽管如此,安全生产管理者更要放平心态、正确对待,毕竟一切都是为了“安全生产工作更加有效落实”、“安全生产工作更加有效益”。

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质疑是好事,说明质疑者在参与安全生产工作,在思考安全生产工作,这对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推进落实是好事,管理者都要予以认真对待、尊重质疑,想尽一切办法做好“解疑答惑”的工作,消除质疑者的“疑问困惑”,以促进安全生产工作的持续有效落实为目标(导向)。
图片

1.卓越管理者的:三清、三抓、三理、三正、三改、三看、三纳

2.真正的管理者不是“不争”,而是“智争”

3.安全管理就是:盯源头,管过程,提意识,抓风险,谈责任,说利益

4.生产管理就是:抓落实,盯目标,跟进度,稳质量,保安全,育团队

5.莫让安全生产管理输在“安全检查”上

6.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十六字方针

7.检查现场的方式方法:做好九多,抛掉九不要

8.现场安全检查,需要特别关注的“十点”

9.总是留不住人才,90%的原因都在这“7点”

10.安全生产管理最忌讳的:“九种”做法

11.管理生产班组安全:五多心

12.生产班组安全管理:五抓

13.培训经常做,效果没达到,为啥?

14.管好生产,先要管好班组,管班组什么?

15.管安全,要会来“事儿”(上篇)

16.管安全,要会来“事儿”(下篇)07-10

17.班组安全管理:九个零等式

18.安全月之后,公司需要落实哪些重点安全事项?

19.生产管理常见的工作缺失主要有?

20.团队持续出现错误,一切源于这八点

21.班组长在班组管理中的三种角色

22.了解生产才能管好生产安全,那么,需要了解生产什么?

图片

在学习中思考:将学到的变为自己的;

在思考中学习:将想到的变为真实的;

在学习后实践:将学到的转化为标准;

在实践中验证:将标准落地产生效益;

在验证中复盘:强化认知提升竞争力。

学习—消化—理解—思考—运用—复盘—强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