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古人书信之作,最是真情! 《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梁文学家陶弘景写给友人谢中书的一封书信。 文章以清俊的笔触描绘了江南山水之美,从高峰、清流到石壁、林竹,展现了江南晨昏的变化与生机。 既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也流露出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是六朝山水小品的代表作,体现文人雅致情怀与山水审美意趣。 文末有重磅福利哟! ![]() 【美】:《说文》:“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 段玉裁注:“凡好皆谓之美。” 【谈】:《说文》:“談,语也。从言,炎声。” 本义为说话、谈论。 【底】:《说文》未收 “底” 字,但其异体 “厎” 见于《说文》:“厎,致也。从厂,氐声。” 本义为达到(如 “厎于成”),后借为 “底下” 之 “底”。 【岸】:《说文》:“厈,水厓而高者。从厂,干声。”“厓” 同 “崖”,本义为水边高地。 ![]() 【辉】:《说文》:“煇,光也。从火,军声。” 本义为光芒、光辉。 【竹】:《说文》:“竹,冬生草也。象形。下垂者,箁箬也。” 指竹子,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歇】:《说文》:“歇,息也。从欠,曷声。” 本义为休息。 【鸣】:《说文》:“鳴,鸟声也。从鳥,从口。” 本义为鸟叫,泛指发出声音。 ![]() 【颓】:《说文》:“頽,秃也。从頁,隹声。” 段玉裁注:“凡倾坏曰頽。” 引申为衰败、坠落。 【跃】:《说文》:“躍,迅也。从足,翟声。” 本义为迅速跳起,如 “跳跃”。 【都】:《说文》:“都,有先君之旧宗庙曰都。从邑,者声。” 本义指建有先君宗庙的城市,后泛指大城市。 【康】:《说文》:“康,谷皮也。从米,庚声。” 本义为谷壳(后作 “糠”),引申为安乐、健康。 ![]() 【未】:《说文》:“未,味也。六月,滋味也。五行,木老于未。象木重枝叶也。” 段玉裁注:“凡未来、未已,皆引申为未能然也。” 【复】:《说文》:“復,往来也。从彳,复声。”“複,重衣也。从衣,复声。” 【其】:《说文》:“其,籀文箕。” 段玉裁注:“凡言'其’者,皆引申为语词。” 【奇】:《说文》:“奇,异也。一曰不耦。从大,可声。” 本义为奇异、罕见,引申为单数(与 “偶” 相对)。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