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想过,一位终身未出过远门、生活极度规律的人,竟能成为哲学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这个人就是伊曼努埃·康德。
康德的一生,从外表看平淡无奇。他身材欠佳,自幼便有疑病症倾向,还经历了诸多生活磨难,13 岁丧母,16 岁上大学后又面临家庭变故,不得不辍学当家庭教师养活弟妹。但这些挫折并未阻挡他追求哲学的脚步。
康德一辈子主要就是读书、写书、教书。他的教学生涯长达 41 年,教授众多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深受学生喜爱。在哲学研究上,他厚积薄发,11 年没有科研成果,却因《纯粹理性批判》一鸣惊人,尽管起初这本书晦涩难懂,少有人喝彩。
康德的生活极其规律,每天的起居时间表如同精确的时钟。他的散步更是柯城一景,定时定点,沿着小菩提树路,穿着灰大衣,手持司的克,只用鼻子呼吸,拒绝交谈、不携友同行。他还是个美食家,请客吃饭也有独特规则。
在哲学思想方面,康德重视自由,认为自由是诸多价值的前提,还提出实现世界永久和平的构想。在婚姻观上,他因恐惧衰老和惜金终身未婚。
1804 年,康德在学生环绕中离世。他的墓志铭“头顶之天上繁星,心中之道德律令”,体现了他一生坚持的思想。康德的一生,用行动诠释了哲学的魅力,也启示我们,在平凡的生活中,坚持追求思想的深度,同样能绽放出耀眼的光芒。那么,你从康德的人生中又能获得哪些启示呢?
|
|
来自: 现代超人图书馆 > 《007 中西精神与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