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北源,今天讲一下《三命通会》和《滴天髓》这两本书我们该怎么学。 《三命通会》和《滴天髓》是中国命理学(四柱八字)的两部核心经典,但它们的体系、侧重点和表达方式有显著差异。以下是两者的主要区别: 1.作者与成书背景 《三命通会》作者:明代进士万民英(字育吾)编撰,集前人理论之大成。 特点:系统性强,内容庞杂,类似“命理学百科全书”,注重收录和整理历代命理学说(如子平法、纳音五行等)。 《滴天髓》作者:托名宋代京图,实际成书于明清,清代任铁樵、刘伯温等人的注本使其广为流传(尤其是任铁樵注本)。 特点:高度凝练,侧重哲学性和实战性,类似“命理心法”,强调五行生克的本质规律。 2. 内容与结构对比 ![]() 3. 核心理论差异 《三命通会》 强调“格局论”:正官格、七杀格等十神组合的固定用法。 重视“神煞系统”:如天乙贵人、文昌、驿马等对命局的影响。 保留“纳音五行”(如“海中金”“炉中火”),兼收并蓄。 通过神煞、纳音、十神组合等具体符号系统进行吉凶推断,规则明确但略显繁琐。 《滴天髓》 主张“五行本质论”:“独象易取,全象难推”“阳干从气不从势”。 提出“气势流通”:“上下贵乎情协,左右贵乎志同”。 否定繁琐神煞,直指五行生克与阴阳平衡。 4. 实战应用对比 《三命通会》 提供具体断语(如“金寒水冷,一世孤贫”),可直接套用。 但内容庞杂,需辨别取舍,易陷入“规则冲突”。 书中列举大量命例,便于对照学习,适合初学者掌握基础技法。 《滴天髓》 无固定公式,需灵活理解(如“有病方为贵,无伤不是奇”)。 强调对命局“气象”的整体把握,对分析者悟性要求较高。 如“戴天履地人为贵,顺则吉兮悖则凶”“战局和局”等论述,需结合经验领悟。 5.历史地位与影响 《三命通会》 被收录于《四库全书》,是官方认可的命理经典。 后世多以其为“标准化”参考,尤其民间算命常用其神煞体系。 部分内容因时代局限存在矛盾,需结合实践筛选。 《滴天髓》 被誉为“命理圣经”,是子平法的升华之作。以“天道”为根基,提出“欲识三元万法宗,先观帝载与神功”“通神颂”等纲领性思想,强调五行生克与气势流通。 反对过度依赖神煞,主张通过五行旺衰、喜忌配合、寒暖燥湿等本质规律断命。 提出“清浊”“真假”“顺逆”等格局评判标准,注重命局的整体性而非局部特征。 现代命理高手多以其为高阶指导,但初学者可能觉得晦涩。 6.做为小白该如何选学 入门学习:先读《三命通会》掌握基础规则及基础术语,但需结合现代注解,避免陷入神煞迷局。再通过《滴天髓》提升境界。 实战应用:《三命通会》提供“术”,《滴天髓》传授“道”,二者结合最佳。 研究价值:《三命通会》侧重史料价值,《滴天髓》更具哲学深度。 若以武术比喻: 《三命通会》如同“门派招式大全”, 《滴天髓》则是“内功心法总纲”。 进阶学习者可精研《滴天髓》以提升理论深度,再配合任铁樵注本和实际命例分析,领悟其“大道至简”的思想。 二者结合学习更佳《三命通会》提供技法框架,《滴天髓》提炼核心逻辑。 现代命理研究往往以《滴天髓》理论为根,以《三命通会》技法为用,二者相辅相成。 很多人认为《三命通会》作为“术”的根基,提供具体技法可参考;《滴天髓》作为“道”的升华,揭示深层原理,提高哲学思考深度。 二者结合可兼顾“形而下”与“形而上”。 最后我要讲一句话,那就是很多人说学八字很多年都没有学会大致就是死磕这两本书的原因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