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昊与赵姓:凤凰崇拜与华夏文化的交融之路

 赵氏宗亲 2025-05-22 发布于福建

黄帝生三子:贤嚣、昌意、少昊,昌意生颛顼;颛顼后裔女修与少昊后裔结合生皋陶,皋陶生伯益,赵姓始祖造父是伯益的后裔。因此,造父既是黄帝的后裔,又是少昊之后。

少皞(同昊)为传说中的上古"五帝"之一,《礼记·月令》记五帝为:太皋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少皞金天氏、颛顼高阳氏。《尚书序》和皇甫谧的《帝王世纪》认为五帝是"少皞、颛顼、高辛、唐尧、虞舜"。

少皞以金德而居于五帝之一,为中国上古手工业及金属制器与使用的创始人,并且是上古古乐的发明者,在华夏文化的发生与发展史上,居于不可取代的地位。

少皞的地望在北方燕山一带,《通典》说"北辰为皋(皞)宗,"指出北方的星辰是皞作宗主,即少皞是众鸟部落的联盟领袖。《帝王世纪》记:少皞"有凤鸟之瑞,以鸟纪官,……作乐曰九渊。"可见少皞是以凤凰为图腾的鸟夷族首领。所说九渊又称大渊,即今渤海,因少皞所居燕山近于渤海,故作乐曲来歌颂九渊。

少皞不仅是中国上古时手工业和乐器的创始人,而且还是华夏的第一位天文历法学家。据罗泌《路史·后纪七》所记,少皞是中国上古最早确定星宿的部族,他曾"法度量,调气律,行二十有八宿。"少皞运用天文学来定星座和定方位,并用来记录气节,这无疑是人类发展史上最早的天文历法的萌芽。

少皞迎娶凤鸿氏女子为妻,成为凤鸿部落的首领,最终成为整个东夷部落的首领,号金天氏 ,一号青阳氏 。少昊是东夷部族的首领。少昊部族内有20多个以鸟为名的部落,如凤鸟氏、玄鸟氏、伯赵氏、青鸟氏、丹鸟氏、祝鸿氏、鸤鸠氏、鹘鸠氏、爽鸠氏等等,其中有凤族8个,凤族在少昊集团中地位最为尊贵,掌管天文历法,指导部落农桑。 

少皞生于稚华即今河北盐山县东南(路史.后记七),传说在少昊诞生的时候,天空有五只凤凰,颜色各异,是按五方的颜色红、黄、青、白、玄而生成的,飞落在少昊氏的院里,因此他又称为凤鸟氏。少昊开始以玄鸟(即燕子),作为本部的图腾。

后在穷桑即位大联盟首领时,有凤鸟飞来,大喜,于是改以凤鸟为族神,崇拜凤鸟图腾。而赵姓是颛顼的后代,其图腾就是凤鸟图腾。

据《四库全书》钦定春秋传说汇篡卷三十三载:“鲁县杜注今鲁阳也,今河南汝宁府鲁山县西北有鲁阳古城,穷桑杜注地在鲁北即少皞之虚也;”《四库全书》春秋地理考实卷三:“今河南汝宁府鲁山县西北鲁阳古城今按鲁山今属汝州有穷桑传遂济穷桑杜注地在鲁北汇篡即少皞之虚也,今按穷桑在鲁城北少皞氏自穷桑登帝,后徙于曲阜。”据大学课本《中国古代史》:西周初年即公元前1030年,周武王封其长子伯禽于鲁,即伯禽封鲁,故称“鲁公”,伯禽在穷桑国(今鲁山县)主政治理,几年之后发生“三监”之乱”,周公旦派其长子——鲁公伯禽率师东征平叛,三年激战,平定东方。周公命鲁公迁都于奄(今山东曲阜),监督殷民六族;管辖治理各个部落。因此,鲁公伯禽将鲁之国都由鲁县迁往山东曲阜,国名仍为鲁国。实是初封于鲁山在名称上的沿用。

少皞在西鲁穷桑登帝是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是黄帝时期,而周武王封长子伯禽在穷桑国登帝是在1030年,即伯禽封鲁,鲁即鲁阳,今鲁山县;前后相差1500多年。而伯禽迁殷奄之地(后改为曲阜)更是若干年以后的的事情了。

为此,王符在《潜夫论·五德志》中如此记载:“大星如虹,下流华渚,女节梦接,生白帝挚青阳,世号少皞。代黄帝氏,都于曲阜。其德金行。其立也,凤皇适至,故纪于鸟。”“都曲阜”是错误的;《潜夫论》说少昊是黄帝之子,母亲是女节,名挚,字青阳,姓姬,有圣德,“邑于穷桑,以登帝位,都曲阜,故或谓之穷桑帝。”邑于穷桑、为穷桑帝对,都于曲阜错;《路史》“注引休子云”和《赵氏通史》上说的“穷桑、曲阜都在山东省曲阜县”是完全错误的。“所谓登帝位,实际上是被推举为鸟夷部落联盟的首领”也是错误的;少皞最早是在穷桑即鲁国(今鲁山登帝);而后来1500年后周公派伯禽去山东殷奄地(去后改曲阜)管理、治理各个鸟夷部落的,无论说的是谁,都不是推举。而平顶山学院文学院院长何梅琴教授根据文献记载下的结论:少昊(皞)之墟在曲阜亦是错误的;少皞之虚不在曲阜在鲁阳。

伯益从皋陶所出,是皋陶的长子;皋陶由大业所出,是女修之孙,是少昊的曾孙。《史记·秦本纪》载:“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生子大业,大业娶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乃妻之姚姓之玉女。大费拜受,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舜赐姓嬴氏。” 从女修吞鸟蛋而生皋陶的传说中可知,皋陶所属之族有尚鸟的传统,这也与少昊东夷族相符,少昊在位时曾以鸟命官。由此可以看出,皋陶、伯益父子也可以说是少昊和颛顼这两支共同的后代。皋陶的父系是来自少昊,母系是来自颛顼的后裔女修。但根据文献分析,可知不论是少昊还是颛顼,都是黄帝的后裔。

少昊少年时,娶凤鸿氏之女为妻,成为凤鸿部落的首领,所辖部族以鸟为名,有鸿鸟氏、风鸟氏、玄鸟氏、青鸟氏,共24个氏族,后又成为整个东夷部落的首领。 

少昊金天氏,邑于穷桑,日五色,互照穷桑。(《太平御览》卷三引《尸子》)。晋《帝王世纪》也持这种观点:“少昊帝,名挚,字青阳,姬姓也。母曰女节,黄帝时有大星如虹,下流华渚,女节梦接意感,生少昊,是为玄嚣。邑于穷桑,以登帝位,都曲阜,故或谓之穷桑帝。地在鲁城北。”在位少昊74年。

周武王建立周朝后,东夷势力大大压缩,到春秋末期,东夷完全融入了华夏族。华夏凤文化和龙文化合并交融并形成了华夏族两大文化支柱。

秦汉之际的古史论述中,五帝至少有两种名单:《大戴礼》及《史记》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刘歆则以少昊取代黄帝。刘歆替王莽制造舆论,以本来主要具神话空间性(而非历史时间性)的太皞、炎帝、黄帝、少昊、颛顼等五方帝坐标为基础,将前三者定为三皇,后二者配上喾、尧、舜而定为五帝。 根据传世文献和考古发现,五帝其实并非直系亲属关系,而是分属于远古时代中华大地上的不同氏族。但在《五帝本纪》中,颛顼、帝喾、尧、舜都是黄帝的子孙。此外,夏禹、殷契、周后稷均为黄帝玄孙,秦、匈奴亦为黄帝的后代,东越、南越、西南夷的先君也都可以溯源到黄帝。这一书写,其实是将汉武帝以前各民族的文化记忆进行了重构,表现了早期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 。

少皞死后葬于陕西云阳,一说在今湖南茶陵的露水乡,而在鲁山又有少皞之墟最早的古名。为此,我们认为,鲁山的少皞之墟是少皞金天氏部落生活的地方;曲阜的少皞之虚是误传,应该是少皞1500年之后伯禽从西鲁鲁阳迁往殷奄(后改为山东曲阜,后人也称“山东为东鲁”)对少皞之虚的误传。云阳与茶陵的少皞墓则是鸟夷族西迁或南迁时,酋长的终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