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溃疡性结肠炎诊治指南》图文梳理

 板桥胡同37号 2025-05-22

近日,《中国溃疡性结肠炎诊治指南》正式发布在《中华炎性肠病杂志》,本文对指南中针对中国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诊断和治疗等热点问题给出的指导意见进行梳理,供大家参考学习。

一 

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诊断

UC诊断缺乏金标准,须在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结肠炎的基础上,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及病理组织学进行综合判断。

图片

UC诊断工具及特点

图片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镜检查和黏膜活检的特征表现

2.临床表现

UC诊断需要详细询问病史和查体,病史询问应包括从首发症状开始的各项细节以及既往诊治经过。黏液脓血便是UC最常见的症状,病程多在4-6周。病史询问和查体时还需注意肠外表现及并发症。

图片

溃疡性结肠炎疾病特点

3.鉴别诊断

诊断UC需要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肠道炎症或损伤,如感染性肠炎、阿米巴肠病、肠道血吸虫病、药物性肠病及结肠克罗恩病等。对于UC合并结肠狭窄患者,应对狭窄部位进行仔细的诊断性检查以排除恶性肿瘤。

图片

溃疡性结肠炎和结肠克罗恩病的鉴别

UC诊断成立后,需进行疾病评估再做出完整诊断,以利于全面估计病情和预后,制定治疗方案。完整的UC诊断应包括疾病分型、疾病活动程度、累及部位

二 

评估和预后

图片

溃疡性结肠炎评估

图片

蒙特利尔分型

图片

改良Truelove和Witts疾病严重程度分型

图片

评估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性的改良Mayo评分系统

三 

治疗

1.治疗目标

UC的治疗目标为活动期诱导临床缓解、血清或粪便炎性标志物正常化,并力争达到内镜下黏膜愈合;缓解期维持治疗,以求实现长期维持无激素临床缓解、炎性标志物正常和黏膜愈合,防治并发症,从而最终改善远期结局,避免残疾,维持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

图片

UC治疗目标

2.治疗方案

2.1 诱导缓解

图片

诱导治疗

2.2 维持治疗

UC是一种慢性疾病,容易复发,达到临床症状缓解、炎性指标正常、内镜下黏膜愈合后,多数患者仍建议长期维持治疗。

图片

维持治疗

2.3 癌变监测

建议起病8-10年的所有UC患者均应行1次结肠镜检查,以确定当前病变的范围。如为蒙特利尔分型E3型,则此后隔年行结肠镜复查,起病20年后每年行结肠镜复查;如为E2型,则从起病15年开始隔年行结肠镜复查;如为E1型,无需结肠镜监测。合并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者,从该诊断确立开始每年行结肠镜复查。

由中国继续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

参考资料: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中国溃疡性肠炎诊治指南[J].中炎性肠病杂志, 2024, 8(1): 33-58.

图片

点击【分享】 让更多医务人员知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