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男性,平素体质差,畏寒,经常感冒,常迁延不愈,本次感冒后,服药输液雾化均未见好转,刻下见咽喉肿痛,夜间身热大汗,口干口苦等诸多症状,血象也高,虽是感冒,但虚实寒热错杂,并不单纯,治疗时需兼顾多方面。 ![]() ![]() ![]() 男,50岁,去年10月23日晚主因咽喉肿痛干痒来诊。患者20余日前受寒感冒,服药20天,输液6天,雾化3天,病情仍未好转,查血常规示:白细胞 11.54↑。刻下症见:咽喉疼痛干痒,每晚间身热大汗,汗出后咽痛愈甚。次日电话问诊,补充症状:口苦口干,眠差,便秘,两侧风池疼痛。 ![]() 患者自诉体质差,每次感冒均迁延难愈并伴有咽喉痛,这次已迁延近月,而症状似乎还在加重,血常规也提示确有感染。所谓虚人感冒小柴胡,加之口苦咽干、往来寒热汗出等柴胡汤证具备,以小柴胡汤为主方;每日夜间大汗出,汗出伤阴,疼痛更甚,以玄麦甘桔利咽养阴;同时加入茯苓紫苏梗,畅气机、化痰湿,是取半夏厚朴汤之意。 10.24 处方如下: 柴胡30 黄芩20 清半夏30 党参30 生姜20 大枣40 生甘草40 桔梗30 玄参60 麦冬60 紫苏梗15 茯苓30 2剂,2日1剂,明医平台空中药房代煎12袋,日三服。 收到中药后,患者西药、输液、雾化全部停下。 ![]() 10.28随访:还剩3袋药,咽痛基本痊愈,夜间发热汗出消失,大便正常,口干口苦痊愈,头痛已轻微,睡眠还不是很好。 10.30随访,除轻微头痛外,诸症皆愈。 ![]() ![]() ![]() 这篇文章其实和上一次是姊妹篇:案023 四味中药治疗急性咽喉肿痛,一剂知二剂已,对比起来,同样是咽喉疼痛为主诉,在不同人身上,处方思路是不同的。除了主症,还需考虑兼症、患者体质和正气强弱等,年轻人正气足,病情单纯,几味药攻邪即可;虚人则需扶正以祛邪,祛邪以护正。 在复盘案例的时候,发现这两例10月21日和23日一前一后来诊,病同治异,又都效果不错,所以整理出来,以资参验。 然而,对于本文中的患者来说,也仅仅是解除了本次的困扰,体质条件摆在那儿,下次还是容易感冒,还得咽痛,还得迁延难愈。后来给他开过调体质的方子,吃了反馈有效果,但也没坚持,或许是效果达不到预期,也可能长期服药经济负担太大,中药现在太贵了。 关键条文: 1.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2.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小柴胡汤主之。 3.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瘥者,与桔梗汤。 4.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 —声明— 仅供业内交流,患者请勿试药。 |
|
来自: 金坛区 > 《咽喉炎喉痹扁桃体沙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