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满城汉墓因一次国防施工中的意外被发现,再现了两千年之前的中国历史。 随着金缕玉衣、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等闻名世界的稀世文物被发掘,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之墓揭开神秘面纱。 事发“文革”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作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的满城汉墓,发掘过程中的惊险和神秘,至今仍被世人所惊叹。 爆破山洞 炸出古墓入口 满城位于保定市西北陵山,远离闹市。 陵山原名凤凰山,传说古代有位君王临巅远眺,见主峰居中、两峰左右相辅,认为此地风水奇佳可为墓地,于是大兴土木修建陵寝,最后安葬于此,故此山更名为陵山。满城汉墓就在陵山的山腰中。 那是20世纪60年代末,在“备战、备荒”及“深挖洞,广积粮”的号召下,全国各地都在大规模进行国防战备工程建设,陵山地区也不例外。 北京军区工程兵第六工区165团8连的战士们,为了完成一项高度保密的国防工程,开进陵山。 我想要的未来,是看得到安全感 欢欢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分手了,她说,跟一个看不到未来的人在一起,感觉每天的生活的都像在走钢丝,颤颤巍巍的掉不下来,但是也走不到对岸。为了以后的幸福,长痛不如短痛,还是分开算了。 当时对于欢欢的分手,朋友中分成了两个阵营,一边说欢欢太现实,毕竟从大学就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基础,如今却败给了子虚乌有的安全感,说起来确实没有信服度。 还有支持欢欢的朋友说,女生喜欢一个人,就是想要嫁给一种安全感,如果白白浪费了女人最好的那几年,最后回想起来真的想给自己一巴掌。 欢欢和男朋友是一只脚踏进了婚礼殿堂,一只脚在门外徘徊。男朋友也有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他们在一个城市工作了几年,在出租房内度过了热恋的那几年,体验到了蜗居、拮据、争吵和甜蜜。 你失眠,我恰好陪你一起醒着。 我们能遇见的,一定都有原因。所以每次遇到对的人,都像久别重逢。 所以兜兜转转,我们都在等能一起欣赏世界的那个人. 读书多了,内心才不会决堤 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件事,你想去的地方,你喜欢的人,你向往的事物,都和你有着很远的距离,原因是什么。 因为你和读书之间的距离,就是你和你喜欢的事物之间的距离。离读书越远,自己就越浅薄。 就算不是为了钱,那就是增长自己的见识,不一定能大富大贵,但会拥有更多的选择。 我们都应该为自己谋一条后退的路,多一个方便的选择,去挥霍自己的青春。可以让你拥有强大的气场,去面对各种流言蜚语,会给你一个虚拟的世界,保护你脆弱的翅膀,尽管是文字堆垒的城堡,但是会有安全感。 有过一段孤独的时间,每天早晨晚上,一个人在家面对四面白墙,捧着手机和电脑发呆,一度怀疑自己得了忧郁症。后来开始读书,一本书看了四五遍,再后来就养成了一种习惯,捧着书,就像捧着爱人的脸。 总之是为了更好的活着,活着赚钱,活着享受,我很俗,不为别的,只为自己。 俗人没什么不好,你的育儿指南不一定非要是高雅,不妨试试俗人回档,俗人不俗命,你可以拿给孩子看看,告诉他们,先懂俗,再懂雅。 读书多了,内心才不会决堤 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件事,你想去的地方,你喜欢的人,你向往的事物,都和你有着很远的距离,原因是什么。 因为你和读书之间的距离,就是你和你喜欢的事物之间的距离。离读书越远,自己就越浅薄。 就算不是为了钱,那就是增长自己的见识,不一定能大富大贵,但会拥有更多的选择。 我们都应该为自己谋一条后退的路,多一个方便的选择,去挥霍自己的青春。可以让你拥有强大的气场,去面对各种流言蜚语,会给你一个虚拟的世界,保护你脆弱的翅膀,尽管是文字堆垒的城堡,但是会有安全感。 有过一段孤独的时间,每天早晨晚上,一个人在家面对四面白墙,捧着手机和电脑发呆,一度怀疑自己得了忧郁症。后来开始读书,一本书看了四五遍,再后来就养成了一种习惯,捧着书,就像捧着爱人的脸。 总之是为了更好的活着,活着赚钱,活着享受,我很俗,不为别的,只为自己。 俗人没什么不好,你的育儿指南不一定非要是高雅,不妨试试俗人回档,俗人不俗命,你可以拿给孩子看看,告诉他们,先懂俗,再懂雅。 1968年5月23日,8连3排11班上早班。中午12时,爆破手装填好炸药,又在作业面的底部放置了上午的最后一个炸药包。一声轰响,山体震颤。 通常炸药爆炸以后,很快就会有烟从爆炸洞口飘出来。那天爆破后半个多小时过去了,洞口却一丝烟都没有。 战士们担心爆破是否成功,所以当即决定,进洞去看看情况。他们惊奇地发现,爆破洞底部出现了一个直径约60厘米的黑洞。 李锡明向洞里扔了一块石头,根据落石声音判断,黑洞很深。他又拿来一根皮尺拴上石头伸进洞里丈量,发现洞深大约六米。 战士们又找来电线,接上灯泡放入洞内,一起顺着圆木下洞。借着灯光,大家发现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洞穴,在洞的深处,几名战士看到了散落在地上的一些瓶瓶罐罐。 几天以后,一份标有“绝密”字样的报告和洞中出土的部分器物出现在河北省主要领导的办公桌上。 河北省文物工作队的两位专家也来到了满城。经初步勘察,专家们判定:这个洞是个石灰岩洞,墓穴至少有一千年以上的历史。 随后赶到现场的考古专家又陆续发现,许多铜器都刻有“中山内府”字样的铭文。 古中山国地图 这里的“中山”指的就是历史上的中山国。但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个中山国,一个是春秋战国时代的鲜虞中山国,另一个是西汉时期的中山国。 墓室内的马车 战国时期中山国的文字属于金文,而陵山古墓中出土铜器上的“中山内府”字样接近汉隶字体。铜器造型和工艺属于西汉风格,也与战国中山国的出土文物完全不一样。由此可断定这座墓是西汉时期的,它被命名为“满城汉墓1号墓”。 总理批示 部队保驾护航 从这些初步考古结果可以判断,这里很可能会有重大考古发现。河北省马上将满城汉墓的情况上报中央。 1968年6月18日晚,人民大会堂宴会厅灯火通明,周恩来总理在此宴请来访的坦桑尼亚总统。 趁着宴会间歇的短暂时间,日理万机的周恩来把发现满城汉墓的事告诉了郭沫若,并嘱咐他,“这件事十分重大,由你们负责办理。” 6月25日上午,一个由周恩来亲自批示、郭沫若一手组建,部队护航的“超高规格”的考古队,启程离开北京,向满城的那座大墓进发。 以往考古队对一个古迹进行作业,都要聘请民工帮忙,但是这次满城古墓的发掘是在非常秘密的情况下进行的,没有一个当地老百姓参与。满城的“武斗”情况,也让这次考古发掘不同以往。 考古队到达满城后,住在县城南门外的驻地部队司令部。考古队也实行了军事化管理,作息时间和部队完全一样,早上5点起床,7点吃早饭。为了保证考古队的安全,部队领导还是要求队员们每天乘军车来去。 王陵洞口 虽然气氛紧张,但是考古队却一刻都没有耽误地展开了工作。6月26日一早,他们就爬上陵山,开始考察墓地现场。 战士们意外炸开的那个深洞,是揭晓古墓之谜的唯一路径。可以说是凑巧,也可以说是幸运,炸药刚好在南耳室侧上方炸开了一个洞,却没有炸坏古墓的任何地方。 为了使文物不被破坏,考古队员们不想改变墓洞内的温度和湿度,所以决定不另挖墓道,而是通过在炸开的洞口里临时架设的木梯子下到洞底。 洞里和外面完全是“冰火两重天”。洞里有雨水顺着石灰岩的缝隙流到墓道里来,又因为常年不见阳光,所以阴湿而冰冷。 考古队员们上山时走得满头大汗,不敢马上进洞,怕温差太大身体适应不了,常常在洞口歇一歇,等汗水褪下后再进入洞内。 此前河北省文物工作队对满城汉墓的初步考察,已经基本确定这是一座西汉中山国的国王陵墓。但是,西汉年间的中山国有10位国王,葬于满城汉墓的是谁? 带着诸多疑问,发掘总负责人卢兆荫和其他考古队员们在大墓里展开了大规模的发掘和清理工作。 结合前后发现的其它细小文物,专家们凑齐了一套西汉时期的医疗器具,包括4枚金针、5枚银针、“医工盆”,以及小型银漏斗、铜药匙、药量、铜质外科手术刀等。 挖掘整理的速度很快,其中战士们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虽然不是专业的考古队员,但有着无比的组织性、纪律性,工作效率也极高。 他们和参加发掘的考古工作者一起,一把泥一把土地清理腐土,精心地为每一件文物整理、编号、包装,工作十分认真。此外,他们还要保证文物和古墓的安全,24小时在墓洞外站岗放哨。 青铜酒器 揭露墓主人身份 此时,发掘工程已经推进到中室,在中室的泥土里清理出的精美随葬品中间,一件青铜“作钫”的出土,让这座汉代大墓的“身份”更加明朗了。 这件青铜“作钫”是汉代宴请宾客时用来盛酒的器具,它的顶部刻有“中山内府卅四年”的字样。 在汉武帝以前,中国的帝王没有年号,在位时间只以数计。三十四年,也就是中山国国王在位年数。 西汉中山国的十个国王中,只有第一代中山靖王刘胜在位时间长达四十二年之久,其余各王在位时间都没有超过三十年的,所以“中山内府卅四年”的字样足以证明,满城汉墓的墓主人就是中山靖王刘胜。 刘胜是汉景帝的庶子,他在史书中的另外两个重要身份,是汉武帝的哥哥和刘备的第十三世先祖。 按照汉代实行的20等爵制的规定,郡国诸侯王是爵位最高的一级,仅次于皇帝,郡国中一切宫仪制度都与皇宫相仿,可以想见刘胜在当时地位之尊贵。 《史记》中,司马迁对刘胜的评价是:“胜为人乐酒好内,有子枝属百二十余人。”可见刘胜是一个喜欢享乐,子嗣众多的汉代皇室贵族,这一历史推断从他墓穴中埋藏的大量精美陪葬品里可以得到证实。 主人嗜酒,酒缸十几个,酒具也不少 事实上,满城汉墓中还有更加震撼人心的发现,就在那扇厚厚的石门里面。考古队员们期待在后室找到墓主人的棺椁,以最终确定墓主人的身份。 棺椁面世 出土金缕玉衣 7月12日,清理工作进展到墓穴的后室。后室一般是墓主人棺椁的所在地,所以这里是整个发掘工作的重点。 后室入口的石门似是被什么东西顶住,无法推开。有人发现,在石门的门楣和石洞之间有一个长三角形的洞,恰好可以容一个人爬过去。 在通过这个小洞爬进黑暗的后室之后,大家才看见石门的门缝位置顶着一个铜制带轴的暗栓,也称为顶门器,这是防止盗墓者进入墓室的最后一道防护。用力把暗栓推下去,石门终于被打开。 眼前所见,让所有人惊喜不已。那些精美的青铜器、玉器等很多都被倒塌的石板压住,又盖着一层厚厚的泥土。但就是那些石板之外的文物,已足见随葬品的丰富和精美。 1号墓金缕玉衣出土时的情形 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在后室的北部终于发现了墓主人的棺床,其他地方的石板都倒塌了,唯有棺床上面的两块石板没有塌,所以棺床保存完整。 在用小铁刀、竹签和毛刷等工具清除了漆皮和朽木灰堆积后,大家突然眼前一亮,棺椁里居然有一副完整的金缕玉衣。 刘胜金缕玉衣 金缕玉衣为何物? “玉衣”之名最早见于《汉书》,又称为“玉匣”或者“玉柙”,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时使用的殓服。 史书记载,在东汉时期,玉衣分为金缕、银缕、铜缕三级。只有皇帝才能用金缕玉衣作为殓服,诸侯王等都只能用银、铜缕。 满城汉墓刘胜墓出土的这套玉衣,解开了汉代以后困惑了人们多年的玉衣之谜。这是第一次,人们看到真实、完整的一套金缕玉衣。 汉代人用玉衣作为殓服,因为他们认为玉能令尸体不腐,这显然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当这套金缕玉衣惊现于世的时候,它的里面见不到一点尸骨的痕迹。华美无双的金缕玉衣,包裹的却是空空如也的尸身。古墓中的这个景象,让人感到几分诡异。 王后陵寝 又见金缕玉衣 考古队虽已确认古墓为靖王的陵寝,但是还没有发掘出王后的陵寝。 按照汉代王室殡葬的普遍规律,虽然国王和王后不同穴而葬,但是两座陵墓应该紧紧挨着,不会距离很远,历史上称其为“同坟异葬”。 带着未寻到刘胜尸骨的疑问和对王后墓发掘的期待,卢兆荫带着考古队员们转战2号墓。 8月19日,他们果真在那处被扰乱的石灰层附近,找到了2号墓墓门的封门砖。 但是进一步观察和清理之后,他们发现2号墓的随葬品反而没有1号墓多。这可能跟古代男尊女卑的思想有关,王后的墓葬级别低于国王的墓葬实属正常。此外,也可能跟历史上中山国经济实力的日渐衰弱有关。 窦绾金缕玉衣 不过,2号墓仍有不逊于1号墓的巨大惊喜——又一件完整的金缕玉衣。 这件玉衣比刘胜墓出土的玉衣略微显小,上衣的胸部和背部所用的玉片比较大,玉衣胸部的玉片是用丝织物编结而成。由于年代久远,织物早已腐烂;又因受玉璧及棺椁朽木灰所叠压,部分玉片已经散乱。 上为窦绾金缕玉衣 下为刘胜金缕玉衣 专家们还对两件出土的玉衣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刘胜的玉衣体型肥大,腹部突出,玉衣长1.88米,由2498块玉片组成,所用金丝重约1100克;窦绾的玉衣长1.72米,由2160块玉片组成,只是在上衣前胸的编织方法上与刘胜的玉衣有所区别。 两套玉衣都由头部、上衣、裤筒、手套和鞋五大部分组成,每一部件都可以彼此分离。另在两件玉衣的许多玉片背后都有用墨汁书写的数字。 结合大墓的位置、墓中所出铜器的铭文中和1号墓同样的“中山内府”字样,以及墓主人身上的金缕玉衣来判断,专家判定这里应该是中山靖王王后窦绾的墓葬。 墓室陪葬 令人叹为观止 在金缕玉衣之外,满城汉墓的考古成果同样蔚为大观,它首次揭示了西汉时期诸侯王的墓葬结构和埋葬制度,其出土的珍贵文物为研究汉代冶炼、铸造、漆器、纺织等手工业和工艺美术方面的发展情况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错金博山炉、长信宫灯、鎏金铜壶等一大批出土文物,其华美、精巧令人叹为观止。 长信宫灯 出土于2号墓的长信宫灯,印灯上有“长信”字样,为窦太后居所长信宫中使用,故名“长信宫灯”。 外形是个宫女跪坐执灯的形象,通体鎏金,作宫女跪坐执灯状,灯的各部分是分铸而成,可以随时拆卸,但是结合起来却天衣无缝。 它的灯盘可以转动,灯罩在圆形轨道内可以开合,能随意调节光亮的大小和方向。 宫女的体内中空,烛火的烟滓可以通过宫女的右臂进入体内,使烟滓停滞在灯身中,用以保持室内的清洁。 这件文物在美国展出时,前国务卿基辛格连声惊叹:中国人在两千年前就有环保意识,中国了不起。 错金博山炉 这件国宝实际上是作为香薰、薰炉用的,象征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因而得名。其高26厘米,足径9.7厘米,炉身似豆形,通体用金丝和金片错出舒展的云气纹。 盘上部铸出峻峭起伏的山峦,山间神兽出没、虎豹奔走,小猴蹲踞在高层峰峦或骑在兽身上,猎人巡猎于山石间。二三株小树点缀其间,刻划出了一幅秀丽山景和生动的狩猎场面。 错金博山炉的主人——中山靖王刘胜,汉武帝刘彻同父异母的兄长,当时出了名的闲散王爷,远离朝政,只爱风花雪月,美人美酒,跟电视剧《琅琊榜》里的纪王爷倒是有点像。不过,他比纪王爷可奢侈多了。错金博山炉精美华丽,绝对是一件举世闻名的珍宝。 透雕双龙白玉璧 其高25.9厘米、壁外径13.4厘米,玉质晶莹洁白,造型生动,制作精美,为汉代玉壁中一件不可多的的艺术珍品。同类器型的汉代玉壁,只见此一件,弥足珍贵。 朱雀衔环杯 其高11.2、宽9.5厘米,器形为朱雀衔环站在两高足杯之间的兽脊上。通体错金,镶嵌绿松石,朱雀嘴里含着的玉环可以转动。 鎏金银蟠龙纹铜壶 其高59.5厘米、腹径37厘米,重 16.25公斤,整器为汉代铜壶的典型样式,造型优美,纹饰绮丽,金银交错,黄白相映,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盖面饰三只鎏金夔凤,盖缘饰鎏银卷云纹,盖面立有三个均匀分布的鎏银卷云形片状钮。壶通体用鎏金、鎏银工艺装饰,纹饰金银相映,富丽堂皇,十分漂亮大气。 满城汉墓在一个动荡的年代被发现,却因为各方的重视和努力得到了最好的发掘和保护。 此后,所有的战士们都撤出了陵山,为了古墓的保护,这里的一切国防工程建设计划都被永久取消了。 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满城汉墓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经过修复以后,1991年5月3日,这座千年汉墓终于正式对外开放。 时光飞逝,满城汉墓里的稀世珍宝,已成为今人了解久远年代文明的窗口,我们无不佩服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
|